高级会员

欢迎 邹江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瑞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石海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开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佩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浩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浩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存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佳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桃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Tashiro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心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谢程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邵志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扈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阴彩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庆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景欢旺

男, 兰州大学,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80.9-1984.7, 兰州大学化学系,本科学生
1984.7-1988.8,兰州大学化学系,助教
1985.9-1986.7,北京语言大学出国部,进修生(法语)
1986.10-1987.7,刚果(布)NGUABI大学文学院,进修生(法语)
1988.9-1991.4,兰州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
1994.9-1998.6,兰州大学化学系,博士研究生
1998.12-2000.8,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2000.9-2002.12,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1991.4-至今,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1991.7)、副教授(1997.7)和教授(2007.4)

研究领域和兴趣

催化化学、光电催化CO2还原、绿色化学

主要业绩

景欢旺教授(Professor Huanwang Jing),博士生导师。甘肃省教学名师。担任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精品课《结构化学》主讲及课题组长。长期从事结构化学和量子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催化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1992年荣获兰州大学“物理化学试验教学优秀奖”,1996年荣获兰州大学首届“教学新秀奖”, 1996年获甘肃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荣获兰州大学“隆基教学名师奖”。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应用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6项,煤炭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课题6项、国家留学人员启动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白银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横向课题4项。主要研究方向是绿色化学和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人工光合成)的研究。出版《结构化学》教材一部(2014,6,科学出版社)。英文学术专著两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发表SCI论文120余篇。学术贡献简述如下:
1. 设计制备了系列双手性钴配合物催化剂并应用于手性环碳酸酯的绿色合成,发展了系列手性环碳酸脂的催化制备方法,提出了手性协同催化的概念,提出了关于金属卟啉催化CO2与环氧化合物的聚合与成环反应的竞争反应新机理。为IUPAC丛书,Pietro Tundo, Liang-Nian He,Ekaterina Lokteva,Claudio Mota主编的《Chemistry Beyond Chlorine》 Springer 2014,6 ISBN 978-3-319-30071-9编写了第十七章: Beyond Chlorine Reagents: Organic Carbonate Chemistry. eBOOK, DOI:DOI 10.1007/978-3-319-30073-3。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景欢旺,柏东升,一种环碳酸酯的制备方法,中国,ZL200910188005.1。景欢旺,闫鹏,一种环碳酸酯化合物及合成方法,中国,ZL201010144478.3。景欢旺,靳丽丽,多手性催化剂制备及在高光学活性环碳酸酯合成的应用,中国,ZL200810003361.6。景欢旺,闫鹏,聚合型手性催化剂制备及在光学活性环碳酸酯制备的应用,中国,ZL200810003362.0。
2. 开展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工作,提出了电子阻挡层的概念,三齿水杨酸锚定基团能提供多条电子通路,提高电子注入效率的策咯;提出了pi-桥结构在染料敏化剂中的结构与电子效应对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作用机制。
3. 首次提出了冠醚金属离子液体的概念,并设计合成了系列冠醚金属离子液体,如盐型、碱性、路易斯酸型等,将其应用到各类有机合成和催化环碳酸酯制备反应中。
4. 首次提出了基于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方法:设计、制备了系列有机-无机半导体杂化材料,用于同时模拟植物的PSI和Calvin循环,在光电联合催化的条件下实现了光电解水和CO2还原的高效耦合,制备出了乙醇、丁醇和高达4300分子量的长碳链醇。成果分别发表在ChemSusChem, Nano Energy、JMCA,APP. Catal.B,J. Catal.和iScience上。这是由于光电催化的协同效应可以解决光催化中存在的光生电子于空穴分离问题和电化学的过电压问题,在实现CO2还有时,模拟了植物的Calvin循环而同时控制了C-C偶联。上述人工光合成新系统在无质子膜和低于水电解电压下的光电池中实现了长碳链醇类能源分子的高选择性合成和氧气的释放。专利申请和授权为:景欢旺,张雨倩,一种由二氧化碳和水制备乙醇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201510914432.8。景欢旺,一种用二氧化碳和水制备甲醇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201611096224.2。景欢旺,王金圆,用二氧化碳和水制备长碳链含氧化合物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CN201800069041.8。

代表成果

1. Huanwang Jing, SonBinh T. Nguyen, et al. (Salen)Tin Complexes: Syntheses, Characterization, Crystal Structures, and Catalytic Activity in the Formation of Propylene Carbonate from CO2 and Propylene Oxide, Inorganic Chemistry. 2004, 43, 4315-4327. DOI:10.1021/ic034855z
2. Peng Yan and Huanwang Jing, Catalytic Asymmetric Cycloaddition of Carbon Dioxide and Propylene Oxide Using Novel Chiral Polymers of BINOL-Salen-Cobalt (III) Salts, 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 2009, 351, 1325 – 1332. DOI:10.1002/adsc.200900137
3. Yingying Song, Huanwang Jing, Bo Li, and Dongsheng Bai, Crown Ether Complex Cation Ionic Liquid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s in Organic Reactions, Chem. Eur. J. 2011, 17, 8731 – 8738. DOI: 10.1002/chem.201100112
4. Faliang Gou, Xu Jiang, Bo Li, Huanwang Jing, and Zhenping Zhu, Salicylic acid as tridentate anchoring group for azo-bridged zinc porphyrin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3, 5, 12631−12637. DOI:10.1021/am403987b
5. Yuqian Zhang, Bo Han, Yanjie Xu, Dongning Zhao, Yongjian Jia, Rong Nie, Zhouhe Zhu, Fengjuan Chen, Jianguo Wang, and Huanwang Jing,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of Alcohols by Multi-Functionalized Semiconductor Photocathodes, ChemSusChem, 2017, 10, 1742 – 1748. DOI:/10.1002/cssc.201601828
6. Y. Xu, S. Wang, J. Yang, B. Han, R. Nie, J. Wang, J. Wang, H. Jing, In-situ grown nanocrystal TiO2 on 2D Ti3C2 nanosheets for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of chemical fuels, Nano Energy 2018, 51, 442–450. DOI:10.1016/j.nanoen.2018.06.086
7. Jinyuan Wang, Yongji Guan, Xiaogang Yu, Youzhi Cao, Jiazang Chen, Yilin Wang, Bin Hu, Huanwang Jing, Photo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O2 to Paraffin Using p-n Heterojunctions, iScience, 2020, 23, 100768. doi.org/10.1016/j.isci.2019.100768.
8. 景欢旺,张雨倩,一种由二氧化碳和水制备乙醇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201510914432.8。
9. 景欢旺,一种用二氧化碳和水制备甲醇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201611096224.2。
10. 景欢旺,王金圆,用二氧化碳和水制备长碳链含氧化合物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CN201800069041.8。
11. 景欢旺,结构化学,2014,6,科学出版社
12. 邀请报告:景欢旺,王继贤,原位生长的Bi2WO6/BiOCl异质结光电催化CO2还原的研究,2019,10,中国化学化第十九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重庆。
13. 邀请报告:景欢旺,张雨倩,许艳杰,王金圆,韩博,贾永健,王继贤,二氧化碳转化新策咯的探索,2019,11,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全国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学术会议,天津。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