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水江澜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辉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候丽银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何周会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崔文博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丁惠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崔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卓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彭志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晓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南希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柏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远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吕惠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侯明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金洗郎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昌源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洪满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丁轶

男, 天津理工大学,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2020.12—至今 天津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低碳技术研究院,院长
2015.12—至今 天津市先进多孔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4.12—至今 天津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低碳技术研究院,教授
2005.10—2014.12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
2005.01—2005.05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合作导师: J. Erlebacher教授
2001.07—2005.01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导师: J. Erlebacher教授
1998.09—2001.0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硕士生, 导师: 钱逸泰院士、李亚栋院士
1993.09—1998.0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本科生, 导师: 李亚栋院士

研究领域和兴趣

材料化学;纳米材料;纳米多孔金属;能源存储与转化

主要业绩

丁轶,博士,1975年生,天津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低碳技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先进多孔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1998年、2001年分别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硕士;200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入选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在山东大学工作,2015年入选天津市特聘教授加入天津理工大学。
近20年来一直围绕新型纳米多孔金属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及在能源、资源领域的应用开展研究,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主要(1)开拓和发展了基于脱合金技术的纳米多孔金属及相关复合材料体系;(2)揭示了它们新颖的结构特性;(3)探索了它们在新能源、绿色催化等领域的应用,研制出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高性能低铂燃料电池催化剂,研发出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超低铂长寿命直接甲酸燃料电池等原型器件。在Nature Energy、Nature Commun.、Adv. Mater.、JACS、EES等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共被引用12000余次,个人H指数62;授权国内外专利40余项;撰写英文专著一部。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如美国材料研究学会(MRS)、美国化学会(ACS)、国际电化学学会(ISE)、北美电化学学会(ECS)、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等年会上做主题/邀请报告40余次;2016、2017年组织召开第一、第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纳米多孔金属材料战略研讨会”,并主持承办历年中国材料大学“纳米多孔金属材料分会”。担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多孔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任Nano Research、Science China Materials、Scientific Reports等国际期刊编委。2007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9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5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2016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18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并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代表成果

1. Xu, CX; Su, JX; Xu, XH; Liu, PP; Zhao, HJ; Tian, F; Ding, Y*
Low temperature CO oxidation over unsupported nanoporous gol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7, 129(1), 42-43
2. Lei, XF; Liu, XZ*; Ma, WQ; Cao, Z; Wang, YG*; Ding, Y*
Flexible Li-Air Battery in Ambient Air with an In-Situ Formed Gel Electrolyte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8, 57(49), 16131-16135
3. He, G; Li, QW; Shen, YL; Ding, Y*
Flexible Amalgam Film Enables Stable Lithium Metal Anodes with High Capacities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9, 58(51), 18466-18470
4. Xu, CX; Wang, LQ; Wang, RY; Wang, K ; Zhang, Y; Tian, F; Ding, Y*
Nanotubular mesoporous bimetallic nanostructures with enhanced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
ADVANCED MATERIALS, 2009, 21(21), 2165-2169
5. Wang, RY; Wang, C; Cai, WB*; Ding, Y*
Ultralow Pt loading, high performance nanoporous electrocatalysts with nanoengineered surface structures
ADVANCED MATERIALS, 2010, 22(16), 1845-1848
6. Meng, FH; Ding, Y*
Sub-micrometer-thick all-solid-state supercapacitors with high power and energy densities
ADVANCED MATERIALS, 2011, 23(35), 4098-4102
7. Wang, ZL; Ning, SC; Liu, P; Ding,Y*; Hirata, A; Fujita,T; Chen, MW*
Tuning surface structure of 3D nanoporous gold by surfactant-free electrochemical potential cycling
ADVANCED MATERIALS, 2017, 29(41), 1703601
8. Ma, WQ; Liu, XZ; Li, C; Yin, HM; Xi, W; Liu, RR; He, G; Zhao, X; Luo, J*; Ding, Y*
Rechargeable Al-CO2 batteries for reversible utilization of CO2
ADVANCED MATERIALS, 2018, 30(28), 1801152
9. Li, J; Yin, HM; Li, XB; Okunishi, E; Shen, YL; He, J; Tang, ZK; Wang, WX; Yücelen, E; Li, C; Gong, Y; Gu, L; Miao, S; Liu, LM*; Luo, J*; Ding, Y*
Surface evolution of a Pt–Pd–Au electrocatalyst for stable oxygen reduction
NATURE ENERGY, 2017, 2(8), 17111
10. Xi, W; Wang, K; Shen, YL; Ge, MK; Deng, ZL; Zhao, YF; Cao, QE; Ding, Y* ; Hu, GZ* ; Luo, J*
Dynamic co-catalysis of Au single atoms and nanoporous Au for methane pyrolysi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1), 1919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