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陈子韬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仁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玲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衡翔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严微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郦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建波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一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文兵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邬家臻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彭建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郑会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晓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焰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正裕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施宇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一凡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建凤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贲翔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天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男, 闽江学院,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83.09-1987.07,厦门大学化学系,本科学生
1994.05-1999.04,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博士生
1999.05-2002.10,德克萨斯州贝勒大学生物与化学系,博士后
1987.09-1994.04,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2.10-2018.6,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
2018.06-至今,闽江学院材化学院,研究员
研究领域和兴趣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
主要业绩
1. 固氮酶的结构与性能模拟:成功得到联氨双端基配位的双核钼(或钨)多硫化物,成功组装系列以欠完整类立方烷为基本结构单元的固氮酶活性中心结构模型簇合物,对固氮酶活性中心的模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新颖金属碳硼烷化合物:合成了若干具有新颖结构的异金属碳硼烷原子簇,丰富了以环戊二烯为基础的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研究结果在小分子催化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3. 混合稀土框架材料:提出了合成高稳定性、高效荧光材料的方法,通过优化共掺比例或改变激发波长制备系列高效全色发光,多色发光以及白光稀土-有机框架材料。这些合成及调控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制备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稀土发光材料。
4. 无心或手性配位聚合物晶体材料:发展了在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子诱导下合成无心或手性配位聚合物材料的方法,提高了获得无心或手性晶体的几率,从结构化学的角度总结了晶体自组装过程中自发拆分及手性源的产生和传递机制,得到了系列具有较高二阶非线性效应的配位聚合物晶体材料,并拓展了某些手性化合物在识别和传感方面的性能。
5. 配位聚合物催化剂:设计合成了系列新颖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催化材料,它们在烯烃的加氢还原、二氧化碳的环加成反应以及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方面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循环稳定性,并首次得到具有较高耐氧性的配位聚合物光催化制氢催化剂,构建了在敞开体系室外太阳光直接驱动的催化制氢体系。
代表成果
(1) Zhu Nianyong, Du Shaowu, Wu Xintao and Lu Jiaxi, [Et4N]2[{MO(S2)2}2(2-S7)(2-H2NNH2)] (M=Mo, W)-double bridged complexes with S72– and doubly end-on-bound H2NNH2 bridging ligands, Angew. Chem., Int. Ed. Engl., 31(1992), 10.1002/anie.199200871.
(2) Shaowu Du, Nianyong Zhu, Pengcheng Chen, and Xintao Wu, Angew. Chem. Int. Ed. Engl., 31(1992), Synthesis of cubane-like and double-like tungsten-copper-sulfur clusters from the ‘butterfly’ cluster [Cu2S3W(O)(PPh3)3], Angew. Chem. Int. Ed. Engl., 31(1992), 10.1002/anie.199210851.
(3) Shaowu Du, Jason A. Kautz, Thomas D. McGrath and F. Gordon A. Stone, Heterometallic cluster assembly on a rhenium-monocarborane substrate, Angew. Chem. Int. Ed. Engl., 42(2003), 10.1002/ange.200352310.
(4) Yun-Hu Han, Chong-Bin Tian, Ping Lin and Shao-Wu Du, An unprecedented anionic Ln-MOF with a cage-within-cage motif: spontaneous reduction and immobilization of ion-exchanged Pd(II) to Pd-NPs in the framework, J. Mater. Chem. A, 3(2015), 10.1039/C5TA04937G.
(5) Yun-Hu Han, Zhong-Yuan Zhou, Chong-Bin Tian and Shao-Wu Du, A dual-walled cage MOF as an efficient heterogeneous catalyst for the conversion of CO2 under mild and co-catalyst free conditions, Green Chem., 18(2016), 10.1039/C6GC00413J.
(6) Ya-Nan Feng, Shao-Wu Du, A nonanuclear nickel cluster-based coordination polymer for solar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water in open atmosphere, Appl. Catal. B: Environ., 198(2016), 10.1016/j.apcatb.2016.05.072.
(7) 李志华,杜少武,一种非线性光学晶体2-吡啶硫基乙二硫醇锑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2012, ZL200810072292.4,2012。
(8) 冯亚南,杜少武,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2018,ZL201610072942.X。
(9) Du Shaowu, Wu Xintao, Advanced Structural Chemistry: Synthetic Approaches, Structural Diversities, and Biological Aspects of Molybdenum(Tungsten)-Based Heterometallic Sulfide Clusters and Coordination Polymers, Wiley-Vch, 2021, Weinheim, Germany.
(10) Du Shaowu, Structural modeling and chemical simulation of the active center of the FeMoco, 2003, 第十四届国际固氮会议,北京。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