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吴子通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SANDIP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元元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晨淼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吉楷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范天乐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天泽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鑫蕾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金羽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真真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忠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宗鲁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中武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九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宫旭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曹汉宸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争凡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马艺淼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女,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88.09-1992.07, 南京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监测,本科
1992.09-1995.01, 南京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硕士,导师:叶静娴教授
1995.02-1998.01,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量子化学,博士,导师:江元生院士
1998.12-2000.11, Gifu University,日本JSPS 博士后,合作导师:Satoshi Inagaki
2001.01-2005.06,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2005.06-现在,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和兴趣
理论与计算化学
主要业绩
申请人马晶在发展大分子和凝聚相体系的量子化学与分子模拟新方法、表面分子自组装膜的计算模拟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包括:(1)最先提出了基于分片的线性标度方法中长程静电作用的处理方法,该思路被众多课题组所应用,国际同行评价我们的方法是“采用点电荷描述周围环境,提高了处理带电荷体系的能力。这些改进提供了计算大分子体系,包括重要分子间力的分子聚集体的工具”。(2)发展了三类快速、精确的可极化分子力场方法(分别基于原子点电荷、分子片段偶极矩、多层次粗粒化模型);权威的化学评述期刊[Chem. Rev. 2012, 112, 632]一文多处评述了我们的系列方法。由于这系列创新性的工作,马晶应邀为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合作撰写综述,并在Int. J. Quantum Chem.上撰写可极化方法的展望。(2)将量子化学计算与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发展多尺度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极性的溶剂、外加电场对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的链构型、紫外-可见光谱、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规律。运用自行发展的可极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程序,结合了高毅勤课题组发展的增强采样方法,深入研究海藻糖和纤维素在离子液体(氯化1,3-二甲基咪唑)、离子液体-水混合溶剂中的构象变化和溶剂-溶剂、溶质-溶剂相互作用。分别采用显式和隐式静电模型,系统研究了2-APB在细胞膜中的溶解与分布问题[Sci. Rep. , 2017, 7, 17749]。(3)发展了反应性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用于模拟表面分子膜中大量分子聚集体在光照或电场下的集合发生异构化反应的动态过程,克服了传统分子力学无法描述化学反应的局限性。论文发表不久,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应Molecular Simulation编辑的邀请撰写综述。近五年来,与实验合作系统研究了各类有机分子在溶液中、表界面上的自组装体的结构与性质,在Science、JAC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
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申请人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等项目,当选第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共发表SCI论文 240余 篇,其中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论文20篇, 还在物理化学领域的重要期刊J. Phys. Chem. A/B/C, Langmuir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三篇论文被选为封面文章。应邀为国际丛书撰写了两篇专章。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了30余次邀请报告,2014年在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化学大会上做大会报告。
她先后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首届南京青年科技创新奖,“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江苏省2011-2012年度“巾帼建功”标兵。2014年获得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9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三完成人),入选南京市科技顶尖人才聚集计划。目前担任中国化学会理论化学专业委员会、女科学工作者委员会委员。担任《物理化学学报》、Journal of Chemical Theory and Computation,Molecular Physics期刊编委。
代表成果
Chunyan Liu, Yong Pei*, Hui Sun, Jing Ma*,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mechanism of thiolate-protected Au nanoclusters, J. Am. Chem. Soc. 2015, 137, 15809-15816. DOI: 10.1021/jacs.5b09466.
Eleonora Cantini, Xingyong Wang, Patrick Koelsch, Jon Preece, Jing Ma,* Paula M. Mendes*, Electrically-responsive surfaces: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Acc. Chem. Res., 2016, 49, 1223-1231. DOI: 10.1021/acs.accounts.6b00132.
Jun Zhao, Zheng‐Hang Qi, Yong Xu, Jun Dai, Xiao Cheng Zeng, Wanlin Guo, and Jing Ma*, Theoretical studies on tunable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two‐dimensional arsenene‐based materials. WIREs Comput. Mol. Sci. DOI: 10.1002/wcms.1387.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