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杨海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首美花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新乐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吕鑫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爱山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玉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袁焕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焦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章芬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杜明亮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廷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廖伍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成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洪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馨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圣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俊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江献财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袖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付强

男,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87.09--1991.07 安徽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学生
199107--199409合肥无线电一厂助理工程师
1994.09--1997.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7.07--2004.08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工程师
(其间,2001.06--2004.08 挂职西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兼总工。 2003.03获高级工程师职称)
2004.08--2006.07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副主任、高工2006.07--2010.01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分析室副主任(其间:2008.10获研究员职称)(2003.03--2008.06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环境光学在职
博士)
2010.01--2014.05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质量管理室副主任、研究员
2014.05---2017.07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质量管理室主任、研究员
2017.07--2020.04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监测科研技术处处长
2020.04--2021.01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监测科研技术处处长
2021.01--2021.0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总工程师
2021.0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总工程师,主持生态环境监测科研技术处工作

研究领域和兴趣

分析化学

主要业绩

在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国际履约监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和环境监测标准方法体系构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方面,先后负责组织建设了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臭氧校准一级校准实验室;组织完成了国家空气监测网、沙尘暴监测网和酸雨监测网能力建设;先后主持设计编制了国家环境监测网质量管理体系和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规划,相关成果对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构建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在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面,主持开展我国首次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成效评估,促进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发展和业务化应用;探索研究了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远程质控技术;提出了国家-区域中心的两级质量管理机制,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技术基础。在生态环境监测科研方面,先后组织开展了国家“863”计划项目、水专项、环保公益科研专项和重点研发专项等数十项国家研究工作,在新污染物监测、应急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大气遥感监测等领域积极探索,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关键技术创新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研究成果全面支持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代表成果

一、著作
(1)2016年,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基本原理及操作规程,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主编)。
(2)2014年,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与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主编)。
(3)2014年,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监测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主编)。
(4)2012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主编)。
(5)2012年,土壤优控污染物监测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副主编)。

二、期刊论文
[1] 付强, 楚宝临, 滕曼,等. 环境空气PM2.5自动监测质量核查探讨[C].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2013.
[2] 付强, 刘文清, 司福祺,等. 被动多轴DOAS技术污染气体垂直柱浓度反演方法研究[J]. 光子学报, 2009, 38(5):1216-1220.
[3] 付强, 吕怡兵, 吕天峰,等. 北京市车辆管制前后大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变化[J]. 环境化学, 2008, 27(6):826-830.
[4] 付强, 吕怡兵, 杨三明,等. 浅谈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环境监测能力需求[J]. 三峡环境与生态, 2008, 1(1):35-37.
[5] 付强, 谢品华, 王瑞斌. DOAS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系统与传统点式采样监测法可比性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 2003, 19(2):26-28.
三、发明专利
王晓琦,付强,杨婧. 一种多膜采样称量装置,专利号ZL 2017 1 0116200.7。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