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成旭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应站明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肖越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魏政荣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祥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徐彦珂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丹琦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熊锐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孔盼盼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开治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文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于程璎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陶林岚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甜甜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泽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伊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占昭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亚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何玲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王春江

男,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97.9‒2000.7,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
2000.9‒2003.7,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03.10‒2006.7,Penn State University化学系,博士后
2006.7‒2008.11,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副教授
2008.11‒至今,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和兴趣

不对称催化

主要业绩

王春江教授(理学博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入选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同年获得国际著名期刊Synthesis/Synlett Journals Award;2013年获得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6年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手性化学奖。
手性合成是合成科学中最具挑战性的研究方向之一,催化不对称合成以其经济高效和显著的手性单位增殖效应成为有机合成化学的前沿研究领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后,主要着重设计新型高效1,3-偶极环加成催化体系、深入研究催化反应机制进而开发新型催化不对称1,3-偶极环加成反应;以高效构建药物导向的手性化合物为目标,在催化不对称反应研究中取得有特色的相关研究成果:(1) 针对偶极环加成反应催化效率低、立体选择性差等关键科学问题,利用氢键协同活化策略设计新型手性配体,发展高效的催化体系,首次实现了含手性季碳中心的五元氮杂环骨架高效、高立体选择性构建;(2) 突破偶极环加成反应类型单一的局限性,结合对偶极环化反应机理的理解,利用共振杂化策略设计发展了一系列新型不对称偶极环加成反应,为含多手性中心的六元氮杂环化合物的构建提供高效的方法;(3) 以廉价易得的α-氨基酸为原料,采用双金属协同催化策略,发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不对称加成反应,实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含手性季碳及多手性中心非蛋白质α-氨基酸的结构多样性合成,如:① 发展铜/钯双金属协同催化体系,利用金属化亚甲胺叶立德为亲核组份,与现场形成的金属化烯丙基亲电组份发生区域选择性的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实现手性非蛋白质α-季碳-α-氨基酸的高效不对称合成,进而构建一些具有生理活性和药用价值的天然产物及其关键手性中间体; ② 通过铜/铱两种手性金属催化剂的合理组合与协同调控,实现对参与反应的亲核物种与亲电物种立体化学的相对独立调控,从而实现含两个相邻手性中心的α-氨基酸衍生物四个光学异构体的立体选择性精准合成,通过后续的化学转化合成相应生理活性化合物的各种光学异构体,为其生理活性的全面评估提供简洁高效的合成方法学; ③ 基于铜/铱协同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的深入研究,利用空间位阻调控,促进烯丙基化反/2-氮杂-Cope重排串联反应,从而得到一系列手性高烯丙胺衍生物,控制实验揭示了立体专一性的重排反应机制; ④ 根据双金属协同催化亚甲胺叶立德参与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的研究成果,结合串联环化反应的思路,通过反应底物的合理设计,发展铜/铱协同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化/Pictet-Spengler串联环化反应,高效实现多取代四氢-γ-咔啉类衍生物四个光学异构体的立体精准合成,控制实验揭示了Pictet-Spengler环化反应经历高度立体专一的六元椅式过渡态。(4) 以现场形成的偶氮二烯为合成子,开展了一系列的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串联环化反应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手性双氮杂环的高效构建提供简洁的合成方法学;(5) 基于氢键协同活化策略,首次将多氢键协同活化策略应用于双功能氨基-硫脲类催化剂设计,开发了结构精细可调的新型氨基-硫脲催化剂,该类催化剂在一系列不对称迈克尔加成反应中实现更高的催化活性与更好的立体化学选择性控制。研究工作中发展的手性配体TF-BiphamPhos和一类含多氢键给体的双功能氨基-硫脲类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收录入国际化学类工具书Encyclopedia of Reagents for Organic Synthesis (e-EROS)《有机合成试剂百科全书》,配体TF-BiphamPhos被Daicel公司实现商品化。

代表成果

1. Liang Wei, Qiao Zhu, Shi-Min Xu, Xin Chang and Chun-Jiang Wang*, Stereodivergent Synthesis of α,α-Disubstituted α-Amino Acids via Synergistic Cu/Ir Catalysis. J. Am. Chem. Soc.,2018, 140, 1508-1513.
2. Liang Wei, Shi-Min Xu, Xin Chang, Chao Che and Chun-Jiang Wang*, Synergistic Cu/Pd Catalysis for Enantioselective Allylic Alkylation of Aldimine Esters: Access to α,α-Disubstituted α-Amino Acids. 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12312-12316.
3. Shi-Min Xu, Liang Wei, Chong Shen, Lu Xiao, Hai-Yan Tao and Chun-Jiang Wang*, Stereodivergent assembly of tetrahydro-γ-carbolines via synergistic catalytic asymmetric cascade reaction. Nat. Commun. 2019, 10, 5553.
4. Liang Wei, Qiao Zhu, Lu Xiao, Hai-Yan Tao and Chun-Jiang Wang*, Synergistic catalysis for cascade allylation and 2-aza-cope rearrangement of azomethine ylides. Nat. Commun. 2019, 10, 1594.
5. Qing-Hua Li, Liang Wei, and Chun-Jiang Wang*, Catalytic Asymmetric 1,3-Dipolar [3 + 6] Cycloaddition of Azomethine Ylides with 2-Acyl Cycloheptatrienes: E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Bridged Heterocycles Bearing Piperidine Moiety. J. Am. Chem. Soc. 2014, 136, 8685-8692.
6. Huai-Long Teng, Lu Yao and Chun-Jiang Wang*, Cu(I)-Catalyzed Regio-and Stereoselective [6 + 3] Cycloaddition of Azomethine Ylides with Tropone: An Efficient Asymmetric Access to Bridged Azabicyclo[4.3.1]decadienes. J. Am. Chem. Soc. 2014, 136, 4075-4080.
7. Min-Chao Tong, Xuan Chen, Hai-Yan Tao and Chun-Jiang Wang*, Catalytic Asymmetric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Two Different Ylides: Facile Access to Chiral 1,2,4-Triazinane Frameworks. 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12377-12380.
8. Zhao‐Lin He, Huai‐Long Teng and Chun-Jiang Wang*, Fulvenes as Effective Dipolarophiles in Copper(I)-Catalyzed [6+3] Cycloaddition of Azomethine Ylides: Asymmetric Construction of Piperidine Derivatives. 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2934-2938.
9. Zhi-Yong Xue, Qing-Hua Li, Hai-Yan Tao and Chun-Jiang Wang*, A Facile Cu(I)/TF-BiphamPhos-Catalyzed Asymmetric Approach to Unnatural α-Amino Acid Derivatives Containing gem-Bisphosphonates. J. Am. Chem. Soc. 2011, 133, 11757-11765.
10. Chun-Jiang Wang*, Gang Liang, Zhi-Yong Xue and Feng Gao,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Azomethine Ylides Catalyzed by Copper(I)/TF-BiphamPhos Complexes. J. Am. Chem. Soc. 2008, 130, 17250-17251.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