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陈子韬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仁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玲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衡翔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严微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郦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建波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一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文兵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邬家臻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彭建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郑会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晓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焰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正裕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施宇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一凡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建凤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贲翔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天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李焰

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91.09-1995.07,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有色金属冶金系,本科学生
1995.09-2000.04,东北大学研究生院,硕博连读研究生
1999.12-2001.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2001.12-2009.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室,研究员
2004.07-2009.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2004.12-2005.03,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大学院金属工学科,访问学者
2005.05-2013.0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2009.12-2018.0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教授
2010.01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生导师
2018.07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和兴趣

腐蚀电化学

主要业绩

申请人主要从事腐蚀电化学研究,先后在Corrosion Science、Electrochimica Acta、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Applied Surface Science、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金属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被SCI、EI收录60余篇,被SCI他人引用1000余次,其中,有关Schiff碱类吸附型缓蚀剂的量子化学计算及构效关系分析的论文被同行引用和正面评价超过400次;主持撰写的专著《热浸镀钢材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行为与失效机制》被评为2021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奖优秀科技著作一等奖,参编的专著《电化学方法应用》荣获中国海洋大学校级优秀教材奖特等奖。
申请人在重大油气装备、高端海洋装备和腐蚀控制与监检测这一领域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30余件,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余件、美国发明专利1件,牵头制订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团体标准1项。围绕天然气硫回收工艺及装备、局部腐蚀过程的多尺度电化学表征技术、电场指纹法在线腐蚀检测技术、冷喷涂铝基复合涂层技术、天然来源绿色缓蚀剂等关键核心技术已形成5个专利群,多项发明已在驻鲁企业转化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申请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4项科技成果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会议鉴定,被认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青岛市青年科技奖、青岛市青年科技创新奖,被评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岛市百名优秀引进人才,“李焰科研团队”得到青岛市“科技将才”专项计划支持。
申请人先后培养博士生17名、研究生47名,已毕业博士生13名、研究生34名,指导的多名研究生荣获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科学院刘永龄奖学金特别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国家奖学金、塔里木油田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以及中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奖、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等奖励。
申请人担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兼油气田及管道腐蚀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暨青岛市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秘书长、山东省特种设备协会水处理和有机热载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青岛市科技奖励评审专家、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家,目前是能源装备腐蚀控制山东省高校特色实验室、青岛市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市国际合作基地的负责人,为腐蚀电化学领域的教育、科研和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做出了一定贡献。

代表成果

1. 论文:Jie Pan, Xiao Tang, Yan Li*, Pulse potential method-assisted construction and regulation of a trivalent chromium conversion coating on hot-dip coated steel sheet, Corrosion Science, 176(2020), DOI: 10.1016/j.corsci.2020.109026
2. 论文:Yang Bai, Zhenhua Wang, Xiangbo Li, Guosheng Huang, Caixia Li, Yan Li*, Corrosion behavior of low pressure cold sprayed Zn-Ni composite coating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719(2017), DOI: 10.1016/j.jallcom.2017.05.134
3. 论文:Da-Lei Zhang, Wei Wang, Yan Li*, An electrode array study of electrochemical inhomogeneity of zinc in zinc/steel couple during galvanic corrosion, Corrosion Science, 52(4) (2010), DOI: 10.1016/j.corsci.2009.12.030
4. 论文:Hong Ju, Zhenpeng Kai, Yan Li#*, Aminic nitrogen-bearing polydentate Schiff base compounds as corrosion inhibitors for iron in acidic media: A 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 Corrosion Science, 50(3)(2008), DOI: doi:10.1016/j.corsci.2007.10.009
5. 论文:Hong Ju, Yan Li*, Nicotinic acid as a nontoxic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hot dipped Zn and Zn–Al alloy coatings on steels in diluted hydrochloric acid, Corrosion Science, 49(11)(2007), DOI: 10.1016/j.corsci.2007.05.015
6. 论文:Yan Li, Peng Zhao*, Qiang Liang, Baorong Hou, Berberine as a natural source inhibitor for mild steel in 1 M H2SO4,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52(5)( 2005), DOI: 10.1016/j.apsusc.2005.02.094
7. 论文:Peng Zhao, Qiang Liang, Yan Li*, Electrochemical, SEM/EDS and quantum chemical study of phthalocyanines as corrosion inhibitors for mild steel in 1 mol/l HCl,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52(5)(2005), DOI: 10.1016/j.apsusc.2005.02.121
8. 论文:Yan Li*, Formation of nano-crystalline corrosion products on Zn–Al alloy coating exposed to seawater, Corrosion Science, 43(9)( 2001), DOI: 10.1016/S0010-938X(00)00169-4
9. 专利:唐晓,李焰,马超然,徐苗苗,吕晓蕾;三电极阵列局部电化学信息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2017,201710319384.7;2019年01月18日批准授权、ZL201710319384.7
10. 著作:李焰,唐晓,张大磊,李鑫,《热浸镀钢材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行为与失效机制》,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7,东营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