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林苗苗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叶磊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韩阿丽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付战照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邢继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丁少磊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武善选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曹洪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宝全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胡晶晶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蔡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姜海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闫东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严亮亮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唐伟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艳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晓韬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陈永清

男,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崇文中学,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85.09-1987.07,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系,专科学生。
1987.07-2011.08,陇西县三台中学任教(1989.09-1992.08,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在职函授本科学生)。
2011.09-2015.02,陇西县崇文中学任教。
2015.03-2016.02,陇西县侯家门九年制学校支教。
2016.03-2020.07,陇西县崇文中学任教。
2020.08-2021.07,陇西县侯家门九年制学校支教。
2021.08-至今 陇西县崇文中学任教。

研究领域和兴趣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教学

主要业绩

2004年5月被陇西县教育局评为陇西县第五届县级骨干教师,2005年12月被定西市教育局评为定西市市级骨干教师,2009年12月被中共陇西县委、陇西县政府评为陇西县第三届县级优秀班主任,2014年12月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中小学骨干教师,2006年12月获市级优秀论文三等奖一次,2007年12月获市级优秀论文三等奖一次,2009年11月获省级优秀论文一等奖一次,2010年9月获市级优秀论文一等奖一次,2011年12月获县级课件优质课一次,2012年4月获县级优秀论文三等奖一次,2012年5月指导的李源同学获甘肃省化学竞赛三等奖一次,2012年5月获县级优质课一等奖一次,2012年9月获省级优秀论文三等奖一次,2014年7月获县级优质课一等奖一次,2014年12月主持研究的市级课题《课改背景下创设“活”课堂和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通过鉴定结题,2015年7月获县级优质课一等奖一次,2016年5、6月获县级优质课一等奖两次,2017年5月获市级优质课三等奖一次,2017年5月在县级实验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一次,2017年8月获县级优质课一等奖一次,2018年4月在县级实验技能竞赛中获二等奖一次,2018年4月获县级优秀辅导教师一次,2020年6月获县级优质课一等奖一次,2023年7月获县级优质课一等奖一次,2015.03—2016.02在陇西县侯家门九年制学校支教,2016年1月被陇西县菜子学区评优秀支教教师 ,2020.08—2021.07在陇西县侯家门九年制学校支教,2020年12月获陇西县菜子学区优质课一等奖一次,2021年1月、2021年7月连续两次被陇西县菜子学区评优秀教师 ,2003年、2005年、2010年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 ,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所带的班级被评为优秀班集体,2009年8月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2020年12月晋升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021年11月被中共甘肃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评为陇原人才,1987年7月至今一直坚守在农村中学任教,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近五年教育教学成绩名列全县(区)前茅。

代表成果

陈永清《谈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第41卷总第35期)、陈永清《谈谈“离子反应”的复习》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第41卷总第35期)、陈永清《一题多变 培养能力》科学教育(2006.02第12卷)、陈永清《激发兴趣 发展思维 培养能力》中学教育科研(2008.09总第112期)、陈永清《浅谈如何开发和利用化学课程资源》中学教育科研(2008.11总第114期)、陈永清《班主任工作的感悟——“人格效应”》中学课程资源(2009.10总第37期)、陈永清《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幸福课堂》中学教育科研(2011.11总第149期)、陈永清《标准答案唯一吗》教育革新(2012.02总第131期)、陈永清《如何精心打造有效课堂》甘肃基础教育(2015.09-10总第14期)、陈永清《中考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中华传奇(2020年1月中旬第2期)、陈永清《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教育革新(2020.05总第230期)、陈永清《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教育革新(2020.07总第232期)DOI:10.26914/c.cnkihy.2020.002853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