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邹江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瑞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石海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开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佩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浩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浩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存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佳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桃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Tashiro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心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谢程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邵志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扈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阴彩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庆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男,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80.8-1984.7,江苏省江苏师范学院化学系入学,苏州大学化学系毕业 理学学士
1984.8-1991.1,苏州大学化学系、化工系分团委书记、系党总支干事
1991.2-1995.1,苏州大学化学化工系党总支副书记兼副系主任
1993.11-1994.10,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进修班入学
1994.6-1995.4,苏州大学化学化工系有机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有机化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修了
1995.2-1995.5,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
1995.6-1997.3,日本立教大学客座研究员
1997.4-2000.3,日本立教大学大学院理学部化学科有机化学博士课程修了,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2000.4-2003.2,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3.3-2007.11,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江苏省有机化学重点学科负责人
2007.12-2018.12,苏州市人事局局长、市委编办主任、苏州市科协主席等
2018.1-2026.12,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和兴趣
应用有机合成化学:包括异腈化学的研究;利用多组分反应或串联反应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含S、Se、N、P等杂环化合物的研究;有机功能光、电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材料性能的研究等。
主要业绩
紀順俊主要业绩概况:2000年以来在包括Nature Commun. (1篇) ; J. Am. Chem. Soc.(4篇,包括合作); Angew. Chem. Int. Ed. (3篇,包括合作); ACS Catal.(4篇); Org. Lett.(30篇,包括合作); Chem. Commun.(15篇,包括合作); Adv. Syn. Catal.(10篇); J. Org. Chem.(25篇,包括合作); Green Chem.(5篇);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10篇); Dyes Pigments(8篇)等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高质量论文300余篇,被他人引用超过9500余次,H因子为55。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交流项目2项、江苏高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优先发展领域)1项。
2001年以来所指导的26名博士论文中,1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3篇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9篇获得苏州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所指导的75名硕士生论文中,3篇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5篇获苏州大学优秀硕士论文。获美国专利授权1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5项。
2014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12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苏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苏州大学周氏科研优异奖1次;苏州大学科研大陆奖1次;苏州大学苏鑫科研奖1次;苏州市科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各3次。
主要业绩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在绿色化学反应方法学方面开展了水相有机化学反应、离子液体中的化学反应、无介质固相有机化学反应等,发表近80多篇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1人;
2.在具有吲哚骨架的多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方面受到南开大学王积涛院士关于吲哚的生物活性研究的启发,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含吲哚骨架化合物的系统研究,共发表论文83篇,其中论文1和论文2分别被引292次和276次;有两篇博士论文获得苏州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被引2960次,篇均引频率35.66次;
3.是国内异腈的系统研究开展最早、成果名列前茅的课题组之一,自从第一篇用异腈参与构建杂原子化合物开始,至今已经发表相关研究成果64篇,尤其在Chem.Sci.;ACS.Catalysis.;Green chem.; 等国家专业期刊上发表近20篇论文。3篇博士论文获得苏州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被引1582 次,篇均引频率24.72次;
4. 在元素(S、Se等)化合物的反应和合成方面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31篇,被引 1105次,篇均引频率35.65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Orglett.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高质量成果。有两篇博士论文获得苏州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代表成果
1. Ji, SJ; Wang, SY; Zhang, Y; Loh, TP,Facile synthesis of bis(indolyl)methanes using catalytic amount of iodine at room temperature under solvent-free conditions,TETRAHEDRON,60(9),2004;DOI. 10.1016/j.tet.2003.12.060(他引292次)
2. Zhu, Song-Lei; Ji, Shun-Jun; Zhang, Yong;A simple and clean procedure for three-component synthesis of spirooxindoles in aqueous medium;TETRAHEDRON,63(38),2007;DOI. 10.1016/j.tet.2007.06.113(他引276次)
3. Wang, Xiang; Xu, Xiao-Ping; Wang, Shun-Yi; Zhou, Weiqun; Ji, Shun-Jun, Highly Efficient Chemoselective Synthesis of Polysubstituted Pyrroles via Isocyanide-Based Multicomponent Domino Reaction, ORGANIC LETTERS,15(16)2013, DOI. 10.1021/ol401976w
4. Cai, Zhong-Jian; Lu, Xin-Mou; Zi, You; Yang, Chao; Shen, Ling-Jie; Li, Jian; Wang, Shun-Yi; Ji, Shun-Jun, I2/TBPB Mediated Oxidative Reaction of N-Tosylhydrazones with Anilines: Practical Construction of 1,4-Disubstituted 1,2,3-Triazoles under Metal-Free and Azide-Free Conditions, ORGANIC LETTERS,16(19)2014, DOI. 10.1021/ol502431b
5. Zhu, Tong-Hao; Xu, Xiao-Ping; Cao, Jia-Jia; Wei, Tian-Qi; Wang, Shun-Yi; Ji, Shun-Jun, Cobalt(II)-Catalyzed Isocyanide Insertion Reaction with Amines under Ultrasonic Conditions: A Divergent Synthesis of Ureas, Thioureas and Azaheterocycles, 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 356(3), 2014, DOI. 10.1002/adsc.201300745
6. Cao, Jia-Jia; Zhu, Tong-Hao; Wang, Shun-Yi; Gu, Zheng-Yang; Wang, Xiang; Ji, Shun-Jun, tert-Butyl peroxybenzoate (TBPB)-mediated 2-isocyanobiaryl insertion with 1,4-dioxane: efficient synthesis of 6-alkyl phenanthridines via C(sp3)–H/C(sp2)–H bond functionalization,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50(49), 2014,DOI. 10.1039/c4cc00743c(封面论文)
7. Gu, Zheng-Yang; Cao, Jia-Jia; Wang, Shun-Yi; Ji, Shun-Jun, The involvement of the trisulfur radical anion in electron-catalyzed sulfur insertion reactions: facile synthesis of benzothiazine derivatives under transition metal-free conditions, CHEMICAL SCIENCE, 7(7),2016, DOI. 10.1039/c6sc00240d
8. Fang, Yi; Zhu, Zheng-Lin; Xu, Pei; Wang, Shun-Yi; Ji, Shun-Jun, Aerobic radical-cascade cycloaddition of isocyanides, selenium and imidamides: facile access to 1,2,4-selenadiazoles under metal-free conditions, GREEN CHEMISTRY, 19(7),2017, DOI. 10.1039/c6gc03521c(封面论文)
9. Fang, Yi; Rogge, Torben; Ackermann, Lutz; Wang, Shun-Yi; Ji, Shun-Jun, Nickel-catalyzed reductive thiolation and selenylation of unactivated alkyl bromid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9, 2018, DOI. 10.1038/s41467-018-04646-2
10. 纪顺俊,史达清等编著;《现代有机合成新技术》(第2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年份:2014年1月;出版地:北京
11. 纪顺俊、褚雪强、徐小平、曹文斌;专利名称:METHOD FOR SYNTHESIZING DISSYMMETRIC SULFOETHER;申请年份:2016;申请号:15/537,400;批准年份:2018;专利号:US 10,112,896 B2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