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邹江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瑞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石海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开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佩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浩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浩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存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佳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桃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Tashiro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心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谢程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邵志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扈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阴彩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庆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刘兆清

男,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2009年9月 — 2012年6月,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博士
2004年9月 — 2006年6月,暨南大学,化学系,硕士
2000年9月 — 2004年6月,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士
2017年1月 — 至今,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究员/特聘教授
2014年10月 — 2015年10月,阿德莱德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2013年10月 — 2016年12月,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研究员
2006年08月 — 2013年9月,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实验师

研究领域和兴趣

能源电催化、光/电催化、环境催化

主要业绩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博士,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 “广州学者”A类特聘教授、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羊城学者,“岭南英杰工程”后备人才 (第二梯队),广州市高层次人才-优秀专家,广东省“千百十”培养对象,中国化学/化工学会会员,中国感光学会青年理事,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学科委员、化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科学家协会第四届会员,广州腐蚀与防护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广州市社会组织专家。
兼任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州市清洁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大学清洁能源材料研究所所长、黄埔氢能源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清洁能源材料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主持在研/结题中组部、国家 (联合重点 + 3面上)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杰青 + 重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高校重大科研项目等30项。
迄今为止,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89篇,影响因子10.0以上论文82篇,32篇入选1% ESI Highly-Cited论文,1篇入选2019年度全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际学术论文,33篇封面论文,42篇引用 > 100次,单篇最高引用达869次,论文被国际权威期刊引用2万余次,H值73。其中PNAS (2篇), Angew. Chem. Int. Ed. (22篇), Adv. Mater. (4篇), Energy Environ. Sci. (2篇), Sci. Bull. (3篇), Adv. Energy/Funct. Mater. (12篇), ACS Nano, Nano Lett., Appl. Catal. B Environ. (7篇), Chem. Sci. (2篇), Chem. Comm. (11篇) 等。撰写1个英文专著章节,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 (授权8项)。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2021–2023)、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获2021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第一)。
此外,应邀担任Chin. J. Catal., Catalysts, Chin. Chem. Lett., Rare Metals, Surfaces and Interfaces, Molecules, Chem. Synth., 客座编辑, Sci. Bull., Chin. Chem. Lett., Chin. J. Struct. Chem., Results in Surfaces and Interfaces 编委,Nano Res., Green Energy Environ., EcoEnergy, Rare Metals, Acta Phys. Chim. Sinica, Ind. Chem. Mater., 青年编委。

代表成果

1. Kang Xiao, Bo-Hao Xiao, Jian-Xi Li, Shunsheng Cao, Zhao-Qing Liu*. Efficient asymmetric diffusion channel in MnCo2O4 spinel for ammonium-ion batteri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24, 121, e2409201121.
2. Meng Dan, Xiting Zhang, Yongchao Yang, Jingfei Yang, Fengxiu Wu, Shenlong Zhao*, Zhao-Qing Liu*. Dual-axial engineering on atomically dispersed catalysts for ultrastable oxygen reduction in acidic and alkaline solution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24, 121, e2318174121.
3. Hui-Jian Zhang, Zi-Qiang Chen, Xiao-Tong Ye, Kang Xiao*, Zhao-Qing Liu*. Electron delocalized Ni active sites in spinel catalysts enable efficient urea oxida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25, 64, e202421027.
4. Kang Xiao, Yifan Wang, Peiyuan Wu, Liping Hou, and Zhao-Qing Liu*. Activating lattice oxygen in spinel ZnCo2O4 through filling oxygen vacancies with fluorine for electrocatalytic oxygen evolu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301408. (Frontispiece)
5. Jingjing Cai, Huijian Zhang, Lizhu Zhang, Yuqing Xiong, Ting Ouyang*, Zhao-Qing Liu*. Hetero-anionic structure activated Co−S bonds promote oxygen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high-efficiency zinc-air batteries. Adv. Mater., 2023, 35, 2303488. (Frontispiece)
6. Zepan Wang, Jiahui Huang, Ling Wang, Yangyang Liu, Wenhui Liu, Shenlong Zhao* and Zhao-Qing Liu*. Cation-tuning induced d-band center modulation on Co-based spinel oxide for oxygen reduction/evolution reac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22, 61, e202114696. ( VIP)
7. Wen-Kai Han, Jin-Xin Wei, Kang Xiao, Ting Ouyang, Xinwen Peng, Shenlong Zhao*, Zhao-Qing Liu*. Activating lattice oxygen in layered lithium oxides through cation vacancies for enhanced urea electrolysis. Angew. Chem. Int. Ed., 2022, 61, e202206050.
8. Jin-Xin Wei, Kang Xiao*, Yan-Xiang Chen, Xing-Peng Guo, Bolong Huang*, Zhao-Qing Liu*. In-situ precise anchoring of Pt single atoms in spinel Mn3O4 for a highly efficient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Energy Environ. Sci., 2022, 15, 4592–4600. (Inside Back Cover)
9. Sheng Huang, Ting Ouyang, Bang-Feng Zheng, Meng Dan, and Zhao-Qing Liu*. Enhanced photoelectro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CH3OH to HCHO conversion on Fe2O3/MoO3: Fe-O-Mo covalency dominates the intrinsic activity. 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9546–9552. (VIP)
10. Xiao-Tong Wang, Ting Ouyang, Ling Wang, Jia-Huan Zhong and Zhao-Qing Liu*. Surface reorganization on electrochemically-induced Zn-Ni-Co spinel oxides for enhanced oxygen electrocatalysis. 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6492–6499.
11. 刘兆清, 陈高锋, 邝攀勇, 李楠, 苏育志. 一种ZnO/g-C3N4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410486211.0
12. 刘兆清, 成晖, 苏育志, 李楠. 一种纳米复合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510650310.2
13. 刘兆清, 成晖, 王孝通, 李楠, 王东耀. 一种纳米复合氧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710472291.8
14. 刘兆清, 黄灿,王孝通,李楠. 复合纳米电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 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 ZL201810417250.3
15. 刘兆清, 王泽攀, 苏航, 欧阳婷, 李楠, 肖抗, 蔡晶晶. 一种碳纳米管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授权号:ZL202110433224.1
16. 刘兆清, 黎景卫,肖抗. 一种非金属高熵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授权号:ZL202211620104.3
17. 刘兆清, 张开莲, 李楠, 林龙利, 胡朝霞, 徐毅, 李如春.一种P掺杂ZnIn2S4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授权号:ZL202410025169.6
18. 刘兆清, 黎景卫,肖抗. 一种碳基-硫化物异质点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号:ZL202211628111.8
19. 刘兆清, 黄灿,王铸,欧阳婷,肖抗,李楠. 一种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号:201811387267.5
20. 刘兆清, 肖抗, 韩汶凯. 一种用于电催化氧化尿素的NiMoO3S/NF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号:202010915277.2
21.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From Materials to Devices (Energy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book edited by Zhiqun Liu, Yupeng Yuan, Meidan Ye, Nanostructured for Electrochemical Hydrogen Generation, Chapter 8, Zhao-Qing Liu, and Kang Xiao,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New York, 2020.
22. 刘兆清,尖晶石电催化材料,2024年,能源转换和存储电化学表界面学术研讨会,香港
23. 刘兆清,尖晶石电催化材料,2024年,首届广东材料青年论坛,广州
24. 刘兆清,尖晶石电催化材料,2024年,结构化学编委会,福州
25. 刘兆清,尖晶石电催化材料,2024年,2024年广州分子工程+国际峰会,广州
26. 刘兆清,尖晶石电催化材料,2024年,第十三届中国颗粒大会,苏州
27. 刘兆清,尖晶石电催化材料,2024年,中国材料大会2024暨世界材料大会,广州
28. 刘兆清,尖晶石电催化材料,2024年,第三届洁净能源材料与技术国际大会,重庆
29. 刘兆清,尖晶石电催化材料,2024年,中国化学会2024电催化与电合成国际研讨会,天津
30. 刘兆清,尖晶石电催化材料,2024年,第八届锂硫电池国际会议,郑州
31. 刘兆清,尖晶石电催化材料,2023年,智能材料与绿色电化学国际会议,广州
32. 刘兆清,尖晶石电催化材料,2023年,能源及交叉功能纳米材料高峰论坛,深圳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