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林倩玉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白绍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海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谈灵操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巧红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郭鑫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梦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响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喜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易竖棚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宣钰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唐从辉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熊小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绍琴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晓森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艺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苗雨欣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潘灿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廖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余彦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男, 桂林医科大学,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 2018-05 至 今, 桂林医学院, 药学院, 教授
(2) 2007-06 至 2018-05, 桂林师范学院, 化学与药学系, 历经教授
(3) 2010-09 至 2013-06, 中南大学, 应用化学, 博士
(4) 2000-09 至 2007-06, 广西师范大学, 化学/有机化学, 学士/硕士
研究领域和兴趣
药物化学
主要业绩
张业,博士生导师,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青年科技奖人选,广西高校卓越学者,广西药物分子发现与成药性优化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临床药学分会第二届常务理事,广西高等教育学会第八届化学化工类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在药效分子的发现与成药性研究领域开展系统研究,在J. Med. Chem., Org. Lett., Eur. J. Med. Chem., Bioorg. Chem.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广西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代表成果
1. 论文:
(1) Wang M., Li G. M., Xu N., Wang L., Cai J. Y., Huang R. Z., Y. Y., Chen G. P., Liu Z. K., Zhang Y., Wang H. S., Huang X. C., Discovery of a Novel EF24 Analogue-Conjugated Pt(IV) Complex as Multi-Target Pt(IV) Prodrugs Aims to Enhance Anticancer Activity and Overcome Cisplatin Resistance[J]. J. Med. Chem., 2025, 68: 5597‒5615.
(2) Mao Z. C., Chen L., Chen X. M., Lu X. Y., Mo Z. Y., Gou Y., Wei J. H., Huang R. Z., Zhang Y., Design,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diarylidenyl piperidone-ligated platinum (IV) complexes as chemoimmunotherapeutic agents[J]. Eur. J. Med. Chem., 2025, 287: 117338.
(3) Zhan L., Tao Y. C., Gao L., He M. X., Pan Y. M., Zhang Y., Ma X. L., and Mo Z. Y., Electrochemical Oxidative Difunctionalization of Diazo Compounds with Diselenides and Nucleophiles[J]. Org. Lett., 2024, 26, 4071−4076.
(4) Huang R. Z., Jing X. Teng., Huang X. C., Pan Y. M., Fang Y. L., Liang G. B., Liao Z. X., Wang H. S., Chen Z. F., Zhang Y., Bifunctional naphthoquinone aromatic amide-oxime derivatives exert combined immunotherapeutic and antitumor effects through simultaneous targeting of indoleamine-2,3-dioxygenase an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J]. J. Med. Chem., 2020, 63: 1544‒1563.
2.部分授权的发明专利
(1) 张业,韦健华,黄日镇,马献力,刘双强,陈晓曼,发明专利:3, 5-双(亚苄基)-4-哌啶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专利号ZL202210916009.1.
(2) 张业,韦健华,马献力,姜红,廖永志,发明专利:熊果酸哌嗪二硫代甲酸-吡啶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专利号ZL2020111707897.
3. 科研奖励或个人荣誉
(1) 张业,马献力,陈振锋,黄日镇,黄仰青,黄晓超,韦健华,丁海峰,方毅林,邹碧群,高效低毒抗耐药性的多靶点抗癌化合物的研究(桂政发〔2023〕12号),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3.
(2) 张业,第二十届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桂政法[2017]42号),2017.
(3) 张业,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研究团队“抗肿瘤化合物研究团队”和广西高校卓越学者(桂教人[2017]38号),2017.
(4) 张业,第十三届广西青年科技奖(桂科协组发[2015]5号),2015.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