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宋翠玉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毛囡囡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烨欣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喜庭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沈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鹏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宫仲亮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柯清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宋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旭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孟星汉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留攀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昌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相惠敏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郑栋仁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宇燕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沈亚威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于海洲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蒋浩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萧彤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胡宏岗

男, 上海大学医学院,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99年9月~2003年6月 第二军医大学 药学 学士
2003年9月~2008年6月 第二军医大学 药物化学专业 硕博连读
2007年5月~2008年4月 美国Wayne State University化学系(郭忠武教授) 博士联培
2008年7月~2011年6月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讲 师
2011年7月~2014年12月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副教授
2015年1月~2018年8月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2018年9月至2023年1月 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副院长/ 教 授
2023年2月至今 上海大学医学院 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 教 授






研究领域和兴趣

多肽药物与生物材料研制适配性技术开发与应用

主要业绩

胡宏岗,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四川省“天府学者”特聘专家、上海市海洋医学工程融合创新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多肽生物分子的应用与转化研究,创新开发了系列多肽性能提升与高效制造的适配性技术,主要技术贡献包括:1、系统构建了以构象锁定技术为代表的多肽稳定化适配性技术,实现多肽稳定性的显著提升;2、着力打造了以糖基化修饰为代表的多肽功能化适配性技术,实现生物活性多肽的高效获取;3、成功研制了多肽分子高效制造技术和装备,实现多肽分子规模化及快速制备。基于上述技术成功开发了一系列针对骨质疏松、肿瘤及病原感染等重要疾病的多肽候选药物,相关专利已实现转让合同金额2260万元,首次探索高稳定性多肽作为新型信息存储介质。在包括Chemical Reviews、Nature Protocol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Eng. J.、Nano Today、Advanced Science、Small、Acta Pharm Sin B、Cell Discovery等权威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32篇,H-index为30。编写专著及教材8部,获国家专利授权33项,担任Nano Research青年编委、Journal of Functional Biomaterials编委和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Chemical Biology等权威刊物通讯审稿专家。

代表成果

[1] Li X, Chen S, Zhang WD*, Hu HG*. Stapled Helical Peptides Bearing Different Anchoring Residues, Chemical Reviews, 2020, 120, 10079-10144. DOI:10.1021/acs.chemrev.0c00532
[2] Li X, Liao C, Xu Y, Lu QH, Chen S, Su L, Zou Y, Shao F, Lu W*, Zhang WD*, Hu HG*. Configuration-specific antibody for bacterial heptosylation: An antiadhesion therapeutic strategy, J. Am. Chem. Soc., 2023, 145, 322-333. DOI:10.1021/jacs.2c09990
[3] Guo C, Gao F, Wu G, Li J, Sheng C*, He S*, Hu HG*. Precise HER2 Protein Degradation via Peptide-Conjug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Enhanced Breast Cancer Immunotherapy. Advanced Science, 2025, 12, 2410778. DOI:10.1002/advs.202410778
[4] Zhao X, Li X, Li B, Sun Y, Shi Y, Shen H, Wang F, Li J, Sharopov F, Mukhiddinov Z, Ma C*, Liu K*, Hu HG*. A robust protein-peptide co-assembling nanoformulation (PePCAN) platform with significant cell-entry characteristics for targeted cancer therapy, Chem. Eng. J. 2023, 453, 139886. DOI:10.1016/j.cej.2022.139886
[5] Zhao X, He S, Li B, Liu B, Shi Y, Cong W, Gao F, Li J, Wang F, Liu K, Sheng C*, Su J*, Hu HG*. DUCNP@Mn–MOF/FOE as a Highly Selective and Bioavailable Drug Delivery System for Synergistic Combination Cancer Therapy, Nano Lett. 2023, 23, 863-871. DOI:10.1021/acs.nanolett.2c04042
[6] Wang N, Xu Z, Shen H, Cong W, Zhang S, Hu HG*, Li X*. Tyrosinase-Catalyzed Peptide Stapling Using Para-Amino Phenylalanine and Tyrosine Anchoring Residues. Angew. Chem. Int. Ed. 2025, 64, 1 e202420522. DOI:10.1002/anie.202420522
[7] Zheng Q, Wang T, Mao J, Chu G, Liang L, Jing Y, Zuo C, Yu Y, Hu HG*, Pan M*. A bifunctional molecule-assisted synthesis of mimics for use in probing the ubiquitination system, Nature Protocols, 2023, 18, 530-554. DOI:10.1038/s41586-021-04097-8
[8] Liao H, Li X, Zhao L, Wang Y, Wang X, Wu Y, Zhou X, Fu W, Liu L, Hu HG*, Chen YG*. A PROTAC peptide induces durable β-catenin degradation and suppresses Wnt-dependent intestinal cancer, Cell Discovery. 2020, 6, 35. DOI:10.1038/s41421-020-0171-1
[9] Chen S, Li X, Li Y, Yuan X, Geng C, Gao S, Li J, Ma B, Wang Z, Lu W, Hu HG*. Design of stapled peptide-based PROTACs for MDM2/MDMX atypical degradation and tumor suppression, Theranostics, 2022, 12, 6665-6681. DOI: 10.7150/thno.75444
[10] Li X, Gohain N, Chen S, Li Y, Zhao X, Li B, Tolbert WD, He W, Pazgier M*, Hu HG*, Lu W*, Design of ultrahigh-affinity and dual-specificity peptide antagonists of MDM2 and MDMX for P53 activation and tumor suppression. Acta Pharm. Sin. B, 2021, 11, 2655-2669. DOI:10.1016/j.apsb.2021.06.010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