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李亚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俊锦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二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鹏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于文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梁弘志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赛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为夷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易罗财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焦巡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金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爱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潘程凯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葛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坤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毛梧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史亚鹏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施得凯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冯飚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施志聪

男, 广东工业大学,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 2014-今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 2016-2020年 广东工业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系,创系主任;
 2015-2020年 广东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 2012-2014年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副教授;
 2007-2011年 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
 2006-2007年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博士后;
 2000-2005年 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
 1997-2000年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助理工程师;
 1993-1997年 厦门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本科,获理学学士学位;

研究领域和兴趣

化学电源,新能源材料

主要业绩

施志聪教授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后留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现任广东工业大学 “百人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工业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系创系主任,新型电池研究所所长。担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技术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委员,中国科技部和广东省科技厅“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评审专家。主要开展新型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固态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开发,承担中央JWKJW前沿创新计划项目(XXX固态电解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温质子导电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21176045,硫基复合材料的自组装和储锂机理21673051)、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内地与香港联合资助研发项目(固态锂金属电池关键性材料,2022YFE0202400)和“新能源汽车”专项重点项目子课题(锂硫电池-金属锂复合负极,2018YFB0104200)、广东省科技厅产学研合作“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高镍-硅碳锂离子动力电池,2017B010119003)、广东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锂氧电池关键材料,2019A050510043)、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对外科技合作项目(锂硫电池,2016201604030037)和企业委托项目近20项。在Angew. Chem.,Nano Energy和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等国内外著名电化学和能源材料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首先报道了对高镍三元氧化物正极材料进行电子和离子复合导电膜包覆的方法,提出来四相电极界面模型,获得中国发明专利。开发了磷酸铁锂、高镍三元氧化物正极材料、金属锂复合负极、凝胶态电解质等技术,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6个和实用新型专利9个,培养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30多人。担任广东省江门市政府新能源电池新材料产业发展顾问,获山东省滨州市“渤海英才”称号,为宁德新能源科技、广州天赐、广州鹏辉、广州国光电子、广州丰江电池、深圳贝特瑞、江门长优、江门科恒、珠海格力钛、山东海容电源材料公司、杭州力奥科技、福建南孚电池等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或者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2019年为国家能源局电力可靠性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中心制订《储能电站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检查大纲》,为安全、快速推进我国储能电站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

代表成果

(1) Junqiao Huang, Jinhan Li, Zhichuan Shen, Fangkun Li, Yanpeng Fu, Abdullah N. Alodhayb, Jun Liu, Fangyi Cheng, Zhicong Shi, Electrolyte Engineering for Rejuvenating Inactive Lithium and Constructing High-Performanc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Small 2025, 21(37), e05952. DOI: 10.1002/smll.202505952.
(2) Xintai Xie, Lei Wei, Jianhao Lu, Ao Xu, Baochun Wang, Xueying Xiao, Anbang Wang, Zhaoqing Jin, Zhicong Shi, Weikun Wang, Lithium magnesium silicate nanoparticles with unique cation acceleration channels as Li-ion rectifiers for stabilizing Li metal batteries,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4, 67,103323.DOI: 10.1016/j.ensm.2024.103323.
(3) Yifeng Cheng, Zhijie Wang, Jinbiao Chen, Yuanmao Chen, Xi Ke, Duojie Wu, Qing Zhang, Yuanmin Zhu, Xuming Yang, Meng Gu, Zaiping Guo, Zhicong Shi,Catalytic Chemistry Derived Artificial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for Stable Lithium Metal Anodes Working at 20 mA cm-2 and 20 mAh cm-2, Angew. Chem.,2023, 135(30):e202305723. DOI:10.1002/anie.202305723
(4) Zhichuan Shen, Jiawei Zhong, Jiahong Chen, Wenhao Xie, Kun Yang, Yuhan Lin, Jinbiao Chen, Zhicong Shi, SiO2 nanofiber composite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by in-situ polymerization for stable Li metal batterie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23, 34(3)107370. DOI: 10.1016/j.cclet.2022.03.093. 高被引文章
(5) Kai Luo, Xiang Chen, Huiru Zheng, Zhicong Shi, A review of deep learning approach to predicting the state of health and state of charge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74 (2022) 159–173.DOI:10.1016/j.jechem.2022.06.049. 高被引文章
(6) Pan Wang, Yuanzhi Luo, Gaixia Zhang*, Zhangsen Chen, Hariprasad Ranganathan, Shuhui Sun, Zhicong Shi,Interface Engineering of NixSy@MnOxHy Nanorods to Efficiently Enhance Overall-Water-Splitting Activity and Stability[J]. Nano-Micro Letters, 2022, 14: 120-136.DOI:10.1007/s40820-022-00860-2.高被引文章
(7) Dongdong Li, Qianqian Zhang, Zhichuan Shen, Kumar Siddharth, Lijuan Chen, Minhua Shao, Zhicong Shi, 3D Hexapod-shaped Co-ZIFs-S Derived Co Nanoparticles Embedded into Nitrogen and Sulfur co-Doped Carbon Decorated with Ruthenium Nanoparticles as Efficient Catalyst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Oxygen Battery,Nano Energy, 2022, 91, 106644.DOI: 10.1016/j.nanoen.2021.106644.
(8) Yifeng Cheng, Jinbiao Chen, Yuanmao Chen, Xi Ke, Jie Li, Yong Yang, Zhicong Shi, Lithium Host:Advanced architecture components for lithium metal anode,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1, 38:276-298.DOI: 10.1016/j.ensm.2021.03.008.
(9) 专利:施志聪;李冬冬,一种钌基/钴基-MOCPs热解衍生纳米材料及其在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申请日:2022-09-02,申请号ZL202211076151.6,批准公告日2025.06.07,授权公告号CN115458757 B。
(10)专利:施志聪;李冬冬,一种金属-有机络合聚合物衍生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申请日:2022-09-02,申请号ZL202211076152.0,批准公告日2023.10.03,授权公告号CN115418000B。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