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9日 来源:中国化学会
为深入普及化学知识,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探索欲,中国化学会于2024年9月正式启动了第一季“无处不化学”主题科普征文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普作品413篇,内容涵盖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医药与健康,食品和烹饪,材料和环保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经过中国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专家评审团的认真评审,最终评选出了一批富有创意和科学性的科普作品。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一、获奖名单
本次征文活动共评选出优秀科普作品104篇,其中一等奖16篇、二等奖32篇、三等奖56篇。
一等奖16篇(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
题目 |
主创人 |
1 |
烟火盛宴享美味,碧油煎出“美拉德” |
黄咏怡 |
2 |
空心之美——自然与科技的共鸣交响 |
季美君 |
3 |
厨房里的魔术师 |
李申予 |
4 |
隔夜饭尚能饭否? |
李卓融 |
5 |
从血痕到真相——化学利刃的追击 |
刘瑞 |
6 |
当烧杯开出花——无机拟态的奇迹绽放 |
倪兵 |
7 |
神奇的化学发光 |
孙羽 |
8 |
《甄嬛传》中的这些毒你get到了吗? |
王超越 |
9 |
藕遇——藕粉的温暖与滋养 |
吴佳 |
10 |
银女士多变的梦想 |
杨志莹 |
11 |
消毒剂造就的化学彩虹-高锰酸钾变色实验 |
姚平平 |
12 |
健康新甜:代糖全知道 |
殷子淳 |
13 |
食品防腐剂的奥秘:食品腐烂与防腐剂的重要性 |
游洁 |
14 |
漫谈火锅——麻辣鲜香的美味秘诀 |
喻锐恒 |
15 |
光生万物:光化学的前世今生 |
张之涵 |
16 |
痛风:都是尿酸惹的祸 |
洪燕燕 |
二等奖32篇(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
题目 |
主创人 |
1 |
“液体黄金”汽油背后的化学世界 |
董俊博 |
2 |
萤光诗意,化学秘境—诗韵化学之旅 |
方斌 |
3 |
蓝莓与飞鸟 |
冯美君 |
4 |
消毒剂的化学奥秘与应用 |
吕梦瑶 |
5 |
“胶胶”君子 如影随形 |
邱华 |
6 |
淡出视野的蜡烛 |
孙银 |
7 |
纸上魔法师——一支中性笔的自我独白 |
谭宇凌 |
8 |
无处不化学 |
唐峰 |
9 |
情感与化学平衡:从分子层面解读情感的复杂性 |
王贝贝 |
10 |
油污清洁剂:洁净背后的化学奥秘 |
王林玉 |
11 |
黑色黄金与绿色能量:煤炭与木材的前世今生 |
王瑀瑄 |
12 |
生活无处不“发光” |
熊祖平 |
13 |
化学去污秘籍:日常污渍的克星 |
于知言 |
14 |
神奇的笼状结构 |
张毅洁 |
15 |
身边的化学:“花生配白酒”为何那么香 |
白昊天 |
16 |
顺藤摸瓜——为什么开封西瓜甜过初恋? |
程舒畅 |
17 |
舌尖上的科学——长沙臭豆腐的独特风味揭秘 |
符湘宜 |
18 |
寻味醋史,解码科学:食用醋的发展、原理及现代研究 |
刘雨欣 |
19 |
老板,你这糖保甜吗? |
刘子涵 |
20 |
吃喷洒过农药的蔬果会中毒吗? |
吕洁 |
21 |
化学合成VS天然防腐剂,谁主沉浮? |
沈佳斌 |
22 |
食品添加剂的沉冤昭雪案 |
吴胜豪 |
23 |
酒是化学,也是文化 |
张曾栋 |
24 |
烹饪美食中的化学 |
朱梓玲 |
25 |
地沟油变形记 |
陈浩然 |
26 |
“医”起“橡”未来——硅橡胶科室轮转实习日志 |
刘敏 |
27 |
丙酮酸的旅程:简述三羧酸循环 |
孙浩宸 |
28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家族小史 |
王芹 |
29 |
高中化学奇趣探索:揭秘龋齿的“诞生”与“防御”秘籍 |
邹辰晨 |
30 |
秸秆中的科学,玉米中的“秘密” |
籍向东 |
31 |
手表外壳的秘密:浅谈含金表壳的成分及其保护 |
沈敬一 |
32 |
无处不在的清洁材料 |
杨天予 |
三等奖56篇(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
题目 |
主创人 |
1 |
光谱上的舞者 |
EASON WU |
2 |
聊聊洗面奶中的化学成分——以某品牌洗面奶配料表为例 |
葛方润 |
3 |
从含氟牙膏谈起——氟元素在生活中的科学探索与应用 |
姜佳利 |
4 |
甘油的三重奏:美容、疗愈与味觉的交响 |
李贺轩 |
5 |
无处不化学:探索烧窑过程中的有机化学现象 |
廖虹杰 |
6 |
淘米水浇花真的好吗 |
刘钰 |
7 |
乙醇发酵:从古代工艺到现代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罗志强 |
8 |
探索自然界的奇妙之光:动植物与微生物的发光奥秘 |
欧阳美璇 |
9 |
从“黑土”到“墨”,一场化学的时间之旅 |
邱华 |
10 |
无处不在的化学——化学在护肤中的神奇作用 |
盛思汗 |
11 |
谈烟说雾 |
王剑 |
12 |
生活里的“变色龙”:揭秘日常中的神奇变色现象 |
王佩玉 |
13 |
物质的颜色成因与变黄的科学 |
王英齐 |
14 |
衣物焕新秘籍:揭秘化学清洁剂的神奇力量 |
王梓嫣 |
15 |
不粘锅的“小心思”我都懂 |
徐虹迪 |
16 |
从一首诗谈碳酸钙的奇异之旅 |
杨宏山 |
17 |
白酒配花生米,这对绝妙“CP”的背后竟是 |
樊静 |
18 |
理解科学精神——李比希:现代化学科学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
韩建丰 |
19 |
如何制作诱人可口的面点?——面点中的化学奥秘 |
何叶铃 |
20 |
无辣不欢——你所不知道的辣椒“小秘密” |
纪乾睿 |
21 |
大熊的化学奇妙之旅 |
雷业欣 |
22 |
美味背后的科学:探索美食中的化学奥秘 |
李佳濠 |
23 |
纵横天下,非我莫“薯” |
李姝慧 |
24 |
酱油的奥秘:为何都说“打”酱油? |
李雯倩 |
25 |
醒脑神器“咖啡因”——茶叶/咖啡中咖啡因含量探讨 |
刘雪娇 |
26 |
蓬灰——兰州牛肉面的“劲道秘籍” |
刘玥辰 |
27 |
“奶皮”真的很有营养吗? |
卢林枫 |
28 |
身边的食品添加剂,你真的了解它们吗? |
吕红映 |
29 |
我的饮水,我明白 |
吕红映 |
30 |
水果和谷物的“水洗掉色现象” |
马心愉 |
31 |
美拉德反应:人生之味的深度烘焙 |
涂传怡 |
32 |
臭中有香,香中有臭——臭豆腐的舌尖奇味 |
杨晓娜 |
33 |
绿豆汤的颜色变化与地域之谜 |
张悦曼 |
34 |
烹饪中的化学 |
赵佳铭 |
35 |
探索美食背后的多元反应及创新应用 |
周思睿 |
36 |
科普之化学药物用药安全 |
嘎鲁 |
37 |
化学谈:为何头孢不能配酒? |
郭子腾 |
38 |
维生素D保护骨骼大作战 |
何紫璇 |
39 |
幽门螺杆菌有话说 |
梁雨涵 |
40 |
肥胖的原因竟是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症 |
吕游 |
41 |
“缚”碳有方,“膜”力无限 |
王春林 |
42 |
吃了被催熟剂催熟的水果,孩子就会性早熟吗 |
王建华 |
43 |
阿尔茨海默症与金属蛋白 |
杨燕萍 |
44 |
“马”上揭秘 |
陈高燕 |
45 |
锂电池揭秘:原理、误区与安全使用指南 |
黄震藩 |
46 |
穿越磁流体王国:一场跨越微观世界的探险 |
刘佳玉 |
47 |
让每个废弃的电池找到属于自己的家 |
吕红映 |
48 |
小氯的自我发现之旅 |
齐伟 |
49 |
渊藏万古:铁魄石灵百炼成钢 |
沈佳斌 |
50 |
在天为佛,在地为魔的双面使者—臭氧 |
谭桂霞 |
51 |
化灰为药,守护田园——揭开草木灰化的神秘面纱 |
唐格格 |
52 |
钠离子电池发展历程 |
王嘉瑶 |
53 |
助力“双碳”目标——给二氧化碳在食物上安家 |
喻安琪 |
54 |
“微塑料”——隐形的健康影响者 |
张朔 |
55 |
贯穿古今的颜色——钴 |
赵婉桐 |
56 |
枫叶颜色大揭秘 |
朱磊 |
二、作品奖励
一等奖作品:颁发获奖证书,在中国化学会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择优推荐到中国化学会主办期刊发表,并给予适当稿酬。
二等奖:颁发获奖证书,在中国化学会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
三等奖:颁发获奖证书。
三、联系方式
活动组委会将于近期通过投稿人预留的邮箱联系获奖者,通知奖励发放事宜及活动后续安排。
联系人:李昶博士
电话:010-82449177-884
电子邮箱:lichangccs@iccas.ac.cn
再次感谢所有参与者的热情投稿和关注者的支持!中国化学会将继续致力于化学科普事业,推动化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期待在未来的活动中与您再次相遇!
中国化学会
2025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