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授奖决定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6日 来源:中国化学会

根据《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条例》,经组织同行专家评议、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昶乐等4名杰出青年化学工作者“第九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中国化学会与奖励合作单位英国皇家化学会谨向各位获奖者及其单位表示诚挚的祝贺!

 

第九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者名单

(按姓名拼音排序)

序号

姓名

性别

单位

1

陈昶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

侯旭

厦门大学

3

袁荃

湖南大学

4

郑健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化学会与英国皇家化学会于2007年共同设立“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表彰年龄40周岁以下,在化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诸领域取得突破性、原创性或重要创新性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截止至2022年共授予36位获奖者。

自2022年起,将每两年启动一届的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评选周期缩短至每年启动推荐申报评选一次,每次授予4位获奖者。第九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于2022年5月启动推荐与申报,后续经评审产生4位获奖者。中国化学会将于6月17-20日在青岛举行的中国化学会第33届学术年会举办颁奖典礼,为获奖者颁发奖励证书。

更多有关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信息及历届获奖人名单,可查询https://www.chemsoc.org.cn/Awards/Home/p4

 

获奖者及介绍

 

陈昶乐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授奖理由:开发了系列新型含镍催化剂,在聚烯烃合成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研工作介绍:聚烯烃年产量占全部塑料的一半左右,是非常重要的一类高分子材料。通过金属催化的共聚反应在非极性的聚烯烃材料中引入极性官能团非常具有挑战性,被认为是聚烯烃领域最后的“圣杯”之一。陈昶乐教授以催化剂为核心,以高性能极性聚烯烃材料的可控制备为目标,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聚烯烃材料这一传统研究领域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 原创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新型催化剂设计策略,制备了多种高性能的新型镍、钯催化剂体系;2) 发展了全新的聚合调控手段,用于削弱极性官能团对于金属催化剂的毒化作用;3) 在国际上率先进行了功能化聚烯烃材料的可控制备以及性质的系统研究,展示了功能化聚烯烃在一些全新领域的应用。

 

侯旭 教授

厦门大学

授奖理由:发明了“液体门控技术”,设计发展了响应性液体门控系统,在膜材料界面物理化学领域做出了原创性的贡献。

科研工作介绍:侯旭教授主要从事液基材料的研究,不同于固体材料和液体材料,液基材料是指由液体和固体通过界面物理化学方法复合而成,其中液体提供主要的功能结构单元,固体提供结构骨架或液体限域空间等。该材料体系能兼有液体材料与固体材料的特性,具有无缺陷、快速动态响应、软界面、自适应性等优势。侯旭教授孕育“液体门控机制”,发明液体门控技术,并逐步将液体门控技术的概念与理论发展具体成形,并写入了南开大学《物理化学》第七版教科书。通过响应性的界面物理化学设计,制备了多种智能液体门控系统,发明了面向化学化工、生物医学、能源环境、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的系列新兴技术。2020年,“液体门控技术”入选世界权威化学组织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评选的年度“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2021年,IUPAC邀请侯旭教授对液体门控技术进行全面的介绍,并收录到IUPAC十大新兴技术的专辑。

 

袁荃 教授

湖南大学

授奖理由:发展了高效富集方法,在复杂生物样品的快速、高灵敏、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研工作介绍:袁荃教授长期从事复杂样品分析研究,发展了抑制复杂样品背景荧光干扰的高信背比分析方法,实现了体液、组织等多种复杂样品中目标分子的高灵敏检测;发展了抑制复杂样品非特异性吸附干扰的高信背比分析方法,获得了高特异性识别分子;建立了复杂样品中痕量目标分子的高效富集方法,实现了从小分子到活细胞的高效分离富集。在产业应用方面,袁教授开发了一系列简单、通用的无背景指纹检测方法,比传统基于黑色粉末的指纹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开发了具有良好选择性和分离效率的多孔分离膜,可以直接用于商用的分离装置上;基于分子识别原理和信号放大策略,研发了用于尿液样本实时监测的纳米生物传感器件,实现了泌尿系统疾病诊断新方法的开发。

 

 

郑健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授奖理由:制备了单层二维聚合C60单晶,在新型碳材料同素异形体的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研工作介绍:寻找新型碳同素异形体一直是物质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以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石墨炔为代表的每一种新型碳同素异形体的发现都对人类科技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郑健研究员首次创制了一种新型单晶碳材料—单层聚合C60,是一种全新的簇聚二维超结构,由C60簇笼在平面上通过C-C键相互共价键合形成规则的拓扑结构。理论计算表明这种单晶碳材料是一种典型的半导体,是带隙最接近单晶硅的碳材料,在高迁移率晶体管、高温超导、热电、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这是一种新的碳同素异形体,为碳材料家族又添一新成员。这种利用零维团簇代替碳原子构筑二维拓扑结构的方法,为新型碳材料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