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International Affairs

中国化学会自成立以来,不间断地开展国际交流工作,加强与国际化学学术组织的联系与合作,扩大中国化学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促进国内外化学界的学术交流,人员往来,为使中国化学学科跻身国际先进行列而不懈努力。

中国化学会2023年度荣誉会士名单公布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2日 来源:中国化学会

经过提名、遴选,12名国际著名科学家获得“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称号(2023年度)。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Honorary Fellow)是中国化学会面向国际著名化学家设立的荣誉称号,授予对中国化学和中国化学会与国际学会间交流做出贡献的国外卓越学者专家。目前,已有92名国际著名科学家被授予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

2023年度荣誉会士介绍

 

 

高加力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高加力教授长期从事化学和生物大分子的理论和计算研究。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了从酶催化反应机制和动力学到生物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引领性的科学研究成果,为相关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证明的多态密度泛函理论被认为是自1964年Hohenberg和Kohn发展基态密度泛函理论以来最重要的量子力学理论进展之一。

高加力教授是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他为中国培养了众多相关专业人才,并长期致力于在中国开展研究和教育工作。他与国内学者密切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唐军旺

清华大学

 

唐军旺教授是非均相光催化领域的杰出学者。他首次详细阐述了水氧化反应的动力学比水还原反应的动力学慢六个数量级的现象;在可再生燃料和化学合成的光催化剂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光催化甲烷转化研究以及开创性的聚合物光催化生产绿氢和将二氧化碳100%选择性还原为甲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唐军旺教授是欧洲科学院院士、比利时欧洲科学院院士。他积极支持中国催化科学的发展,培养了二十余名优秀青年科学家回国工作,并创建了清华大学工业催化中心,为中国化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

 

 

Kendall N. Houk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Kendall N. Houk教授是理论和计算有机化学领域的权威,他是将计算与实验结合的化学研究先驱之一,对于深化对化学反应机理、立体化学以及生物酶设计的理解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与世界各地的化学家密切合作,为国际学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Kendall N. Houk教授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多次访问中国,并与中国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和学术活动,推动了中美两国在化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于友好合作。他所培养的中国籍学生中,有多位活跃在国内的学术界和企业界,为中国计算化学和理论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Jan-Erling Bäckvall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

 

Jan-Erling Bäckvall教授是国际知名的金属有机化学家,致力于有机钯化学和绿色催化氧化反应。他成功利用氧分子作为催化剂,实现了钯催化的不饱和体系氧化碳环化反应,并开发了一系列同时构筑多个碳环的新反应。这些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活性分子的高效构筑中。此外,他也是最早研究酶催化和利用化学酶开展动态动力学拆分的科学家之一。

Jan-Erling Bäckvall教授是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芬兰科学与人文院外籍院士、欧洲人文与自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他培养的中国籍学生中,有多位在国内学术界和企业界活跃,为中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多次访问中国,和中国科学家建立了广泛而良好的学术关系。

 

 

Juyoung Yoon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

 

Juyoung Yoon教授在传感器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之一是将分子识别和有机反应概念相结合,开发出生物适用的新型荧光探针。在过去25年中,他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策略,用于设计荧光探针、功能有机材料以及可激活光敏剂。此外,他还利用有机化合物自组装,为“一物多用(one-for-all)”诊疗一体化概念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Juyoung Yoon教授是韩国科学院院士,他为中国化学事业的发展和中国化学会与国外科学家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积极参与组织在中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并为中国化学领域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学者。

 

 

Jonathan R. Nitschke

英国剑桥大学

 

Jonathan R. Nitschke教授是超分子化学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尤其在金属有机超分子化学组装体的可控合成和功能研究方面做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系列工作。他发展的“次级组分自组装”合成策略,可高效地实现从简单的构筑模块合成具有目标功能的复杂超分子结构。通过实验探索和总结,建立了控制合成复杂金属有机自组装结构的潜在规律,并对这些组装体的结构和性能直接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究。

Jonathan R. Nitschke教授是欧洲科学院院士。他多次受邀出席在中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积极与国内多所高校建立友好关系,并多次受邀在国内高校开展巡回学术讲座。他与国内师生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并促进了国内外学生培养和学术交流合作。同时,他为国内培养超分子化学相关领域的青年后备力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Stefanie Dehnen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Stefanie Dehnen教授是国际公认的顶尖无机化学家,她在多元(半)金属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成键、电子和磁性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她还在将这些化合物应用于分子捕获和活化、极端非线性光学等领域探索创新材料的应用,为科学界带来了重要突破。

Stefanie Dehnen教授是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柏林-勃兰登堡自然和人文科学院院士、美国茨科学与文学学院院士、哥廷根科学与人文学院院士。她与中国的化学领域保持着密切的交流,积极参加中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并为中国的化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做出了杰出贡献。她极大促进了中国化学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Nikos Hadjichristidis

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

 

Nikos Hadjichristidis教授是高分子化学领域的国际领军人物,他在高分子合成方法学和多组分共聚物的合成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他的工作成果在高分子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Nikos Hadjichristidis教授对中国化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多次受邀访问中国的高校,并进行学术讲座,同时担任客座教授,开展短期研究生课程。通过这些活动,他促进了中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对中国高分子化学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Arieh Warshel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Arieh Warshel教授致力于发展理论化学计算方法以模拟酶催化过程,从发展分子力场到力场结合pi-电子的模型,提出了原创性的量子/经典结合(QM/MM)算法,并因此荣获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目前QM/MM方法已经成为理论化学领域的引领性研究方法,在生物大分子、催化反应和功能材料等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Arieh Warshel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与中国学术界开展了长期的合作和交流,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创立了计算生物学诺贝尔奖研究院,并担任院长,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同时,他积极组织理论计算化学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参与中国各地的学术活动,并推动了大湾区理论计算化学领域的学生培养工作。

 

 

何川

美国芝加哥大学

 

何川教授是国际上备受瞩目的华人科学家,他是RNA修饰领域的先驱之一,尤其在N6-甲基腺苷(m6A)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工作揭示了m6A在RNA生物学中的重要性,包括其在基因表达调控、RNA代谢和细胞命运决定中的作用。在更广泛的表观遗传学领域,他的研究工作加深了科学界对RNA修饰在表观遗传调控中的理解,特别是这些修饰如何影响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同时,他的研究结合了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多个领域,极大推动了这些领域的交叉融合。

何川教授在推动中美以及全球范围内的科学交流和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他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和博士后,他们已经在国内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任职,为中国化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Graham Fleming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Graham Fleming教授是超快光谱学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他在几个关键研究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包括光和系统中量子相干态的测量以及单分子尺度探测能量转移等。

Graham Fleming教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早期来华交流的美国化学家之一。他为中国的物理化学及超快激光光谱领域培养了众多杰出学者。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学术领域的推动,还在于他对中国化学事业的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为中美之间的科学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坚实的桥梁。

 

Osamu Terasaki

上海科技大学

 

Osamu Terasaki教授长期致力于电子晶体学研究,主要关注多孔材料结构解析和电镜方法学研究,他在国际分子筛领域和电子显微学领域享有盛誉,被公认为这两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Osamu Terasaki教授是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他为我国多孔材料和电子显微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积极推动高水平国际研究平台的建设,培养了一批卓越人才,并推动了国际学术交流。在他的引领和支持下,中国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与国际前沿保持了紧密联系。同时,他在学术交流中的积极参与也促进了中外学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相关领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