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候选人简介

张希

男,吉林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2.9-1986.7 吉林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 理学学士

1986.9-1989.7 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理学硕士

1989.9-1992.12 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理学博士

(1992.8-1992.11) 德国Mainz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 博士联合培养

1993.1-1994.12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博士后

1992.12-1994.10 吉林大学化学系 讲师

1994.10-2003.12 吉林大学化学系 教授

1997.5-2004.3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主任

2004- 清华大学化学系 教授

2008-2014 清华大学化学系 主任

2013-2014 清华大学理学院 院长

2014.7-201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化学部主任

2014.12-2019.3 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 主任

2018.2-2018.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副主任

2018.12- 吉林大学 校长

张希教授致力于将高分子化学与超分子化学相结合,发展功能超分子体系的分子工程学, 取得了一些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影响的成果,主要包括:提出了超两亲分子的新概念,在超分子化学与胶体界面化学之间建立了新的桥梁,并以此实现了可控的分子自组装与解组装,为制备新型功能超分子材料和器件提供了新的途径;建立了基于主体增强的非共价作用的超分子聚合新方法,可用于水溶液中组装线型、支化和超支化的超分子聚合物;进而,建立了自分类识别驱动的超分子聚合、超分子单体的共价聚合和超分子界面聚合等几种可控超分子聚合新方法,可用于制备可降解和自修复材料,推动了超分子聚合物领域的发展;提出了超分子自由基的新概念,即以超分子方法稳定或活化的自由基,可用于制备功能超分子材料,并为超分子催化提供新的途径;制备了一系列含硒两亲性嵌段高分子,其具有灵敏的氧化、还原和射线响应等特点,提供了一类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建立和发展了基于不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界面分子组装方法,并用以制备有机薄膜材料和功能表面;基于单分子力谱技术,研究超分子体系的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为从单分子水平认识分子结构、超分子结构及组装驱动力提供了实验依据。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和大会报告200余次。曾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化学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学贡献奖、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名列第二)、北京市茅以升青年科技奖、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宝钢教学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中国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美国化学会Fellow等奖励与荣誉。现兼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主任、《高分子学报》主编、《CCS Chemistry》执行主编。

参加中国化学会事务情况:1. 担任中国化学会第28届、第29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30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曾两次率团赴美签署中国化学会-美国化学会双边合作备忘录;发起组织了中-德化学前沿讨论会,分别在中国和德国召开;参加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颁奖典礼9次,代表中国化学会讲话9次,向中学化学师生介绍化学的概念之美、结构之美和功能之美。 2. 担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主任期间,与同仁们一道,让委员会工作更加规范,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设立中国化学会高分子青年学者奖,已经成功组织过两次参会人数多达约5000人的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3. 担任《CCS Chemistry 》常务副主编和执行主编以来,配合主编、团结国内外的副主编和编辑团队,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从稿源数量和质量看该新刊发展顺利。 4. 担任《高分子学报》主编以来,与同仁们一起努力,将该中文刊物的影响因子从0.4提高到2.2。

理事候选人/监事候选人/代表登录

请输入姓名和会员证号后6位

会员注册入口

相关下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