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南开大学,教授。
1980.9-1984.7 聊城师范学院化学系,学士,化学
1984.9-1987.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硕士,分析化学
1987.9-199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中日联合培养),博士,分析化学
1992.1-2005.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化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分析化学
2005.3-现在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分析化学
主要从事化学计量学及其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先后开展了化学因子分析、优化算法、免疫算法、小波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了一系列复杂分析化学信号分析方法以及用于近红外光谱信号处理和建模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复杂体系的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方法和产品质量评价方法。近年来开展了“温控近红外光谱”技术和方法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编著、翻译或合作出版学术著作5部。
《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分析化学》等多种期刊的编委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理事(30届)、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2002年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8年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陆婉珍近红外光谱科技奖”。
参加中国化学会事务情况:中国化学会第30届理事、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积极参加中国化学会化学年会,参与组织并积极参加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参与中国化学会学术奖励推荐、专业委员会奖励的推荐与评审。积极组织和参与近红外光谱技术推广与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的普及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