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候选人简介

帅志刚

男,清华大学化学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

1979,9 – 1983,7:中山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学士学位

1983,9 – 1984,12: 暨南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研究生,导师:黄念宁

1985,1 – 1986,7: 武汉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导师调动),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6,9 – 1989,7: 复旦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获博士学位,导师:孙鑫

1989,8 – 1990,2: 复旦大学,物理系,孙鑫教授课题组,研究助理

1990,3 – 1992,12: 比利时蒙斯大学,新材料化学实验室,博士后

1993,1 – 1997,12: 比利时蒙斯大学,定期合同制,研究科学家

1998,1—2001,12: 比利时蒙斯大学,无止期合同,研究科学家

2002,1 – 2008,4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百人计划)

2008,5 –: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2022,7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校长学勤讲座教授

帅志刚提出了分子聚集体和电子聚合物激发态结构与动态过程的理论计算方法和有机发光的新原理,基于原创方法所开发的计算化学软件已经得到了商业化,国内外用户多达130余家。帅志刚将密度矩阵重正化群方法推广到量子化学,被国际同行认为具有开创性;提出了聚合物电致发光的内量子效率可以超过25%的极限,得到众多实验支持,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提高有机发光效率的基本物理模型;聚焦于激发态的振动弛豫这一理论难题,发展了含时的振动关联函数方法,定量地阐述了分子聚集发光和有机室温磷光现象;提出了有机半导体的局域电荷蛙跳过程的“量子核隧穿”模型,得到后期的实验证实。发表了430余篇SCI论文,被引用25000余次。

由于帅志刚对于化学科学的杰出贡献,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当选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和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当选为IUPAC执行委员会委员,当选为IUPAC“物理化学与生物物理化学委员会”领衔委员。

参加中国化学会事务情况:(1) 代表中国化学会,与德、美、英、日的国家化学会以及各国基金资助机构一道,发起并组织了“化学科学与社会高峰论坛”(CS3),至今已经连续举办8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2) 代表中国化学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的2011年“国际化学年”启动仪式上作大会报告“化学推动文明进步:中国的实例”。出席2019年联合国“国际化学周期表年”在巴黎的启动仪式,并在东京的闭幕式上致辞。 (3) 当选第27、28、29、30届中国化学会理事和第28、29、30届常务理事。当选第30届常务理事会副理事长。担任第27、28、29届理事会副秘书长。 (4) 担任理论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2015-2018)。

理事候选人/监事候选人/代表登录

请输入姓名和会员证号后6位

会员注册入口

相关下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