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5日 来源:中国化学会
为庆祝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进一步加强青年化学科技工作者国际学术交流,中国化学会与英国皇家化学会联合组织召开“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家峰会”线上直播活动。
本次峰会邀请第十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得者洪文晶教授(厦门大学)、吕华教授(北京大学)、余达刚教授(四川大学)、左智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青年国际化学家Nguyễn T K Thanh 教授(伦敦大学学院)、Serena Cussen 教授(都柏林大学)相聚线上,分享前沿学术成果,交流最新学术思想。
峰会时间
2024年5月30日
14:00-18:00(北京时间)
峰会日程
学术报告人介绍
洪文晶 教授
厦门大学
报告题目:单分子电子学:从电导表征到器件应用
(Single-molecule Electronics: From Electrical Conductance Characterization to Device Application)
个人介绍:
洪文晶,现任厦门大学南强重点岗位教授,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2007年获得厦门大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得清华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13年在伯尔尼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summa cum laude)。随后在伯尔尼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于2015年加入厦门大学,担任教授和课题组组长。主要从事单分子尺度物理化学、科学仪器与智能系统研发,开展基于单分子器件的感知、存储和计算研究。作为通讯作者发表包括Nat. Mater., Nat. Chem., Nat. Catal., J. Am. Chem. Soc. , Angew. Chem. Int. Ed. 在内的论文一百余篇。在仪器领域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研发的单分子科学仪器在国际上已被50多个课题组广泛使用。担任美国化学会物理化学经典期刊Langmuir资深编辑。
吕华 教授
北京大学
报告题目:功能聚氨基酸的简便、皮实、高通量合成
(The Facile, Robust, and High-Throughput Synthesis of Functional Polypeptides)
个人简介:
吕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雅特聘教授, Biomacromolecules副主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理学学士(2006),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材料系博士(2011),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化学系博士后(2011-2014),2014年入职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至今。曾获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2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1)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7),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学者奖(2022),美国化学会PMSE Young Investigator(2020)。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分子合成化学、聚氨基酸的生物偶联、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等。
余达刚 教授
四川大学
报告题目:二氧化碳参与的有机合成化学
(Organic Synthesis with CO2)
个人简介:
余达刚,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2012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导师:施章杰教授),之后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明斯特大学Prof. Frank Glorius组进行博士后研究,2015年回到母校四川大学开展独立工作,主要从事CO2参与的有机合成化学研究。曾主持国家优青(2018)和杰青(2022)等项目;在Nature、Nature Catalysis和CCS Chemistry等国内外期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90余篇,成果入选首届四川十大科学进展;获得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催化新秀奖、Thieme Chemistry Journal Award和Kyoto Rising-Star Lectureship Award等荣誉;应邀撰写4本专著CO2章节,共同组织了3次CO2化学专辑;现任Chemical Synthesis、Science Bulletin、《催化学报》、《中国科学:化学》等多个期刊副主编或(青年)编委,担任中国化学会二氧化碳化学、光化学和均相催化等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委员。
左智伟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报告题目:基于配体金属电荷跃迁的惰性键催化转化
(LMCT Catalysis for the Selective Functionalization of Strong Chemical Bonds)
个人简介:
2007年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导师:朱成建教授,成义祥教授);2012年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导师:马大为研究员);2013-2015年在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David W. C. MacMillan教授);2015-2020年在上海科技大学工作;2020年加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催化的光促有机合成反应、惰性小分子的高选择性催化转化;提出并发展了光促LMCT催化新模式,基于该模式发展了铈催化惰性烷基碳氢键选择性转化新途径。获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获得上海市学术带头人(青年),第十一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标兵,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青年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第十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等荣誉。
Nguyễn T K Thanh 教授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报告题目:Plasmonic an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个人简介:
Nguyễn T K Thanh教授曾获得英国皇家学会大学研究资助项目(2005-2014)。她于2013年被任命为伦敦大学学院的纳米材料全职教授。她领导着一个充满活力的团队,开展着前沿的、跨学科的、和创新的研究,主要关注磁性和等离子体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合成,主要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2019年,她因在纳米材料领域的成就而获得英国皇家学会Rosalind Franklin奖章。2022年,她获得了英国皇家化学会跨学科奖(RSC Interdisciplinary Prize)。2023年,她获得了SCI/RSC胶体组织Graham讲座奖,以表彰其在胶体与界面科学中杰出的中期职业研究。2023年,她获得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化学/化学工程杰出女性奖(2023年度,全球授予12名获奖者)。
Serena Cussen 教授
都柏林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报告题目:Fine-tuning Synthesis to Optimize Energy Storage: Insights from Advanced Characterization
个人简介:
Serena Cussen是都柏林大学材料化学的全职教授。她在都柏林圣三一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和博士学位,之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Ram Seshadri教授课题组进行博士后研究。Serena Cussen教授的研究重点是理解材料合成-结构-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用于电化学能量存储。她曾获得英国皇家化学会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讲座奖(2017年)、ISIS科学影响奖(2021年)和英国皇家化学会跨学科奖(RSC Interdisciplinary Prize)(2023年)。Serena Cussen教授也致力于职业可持续发展、早期职业指导、促进女性在STEM领域的发展以及公众宣传。
峰会主持人介绍
郑智平 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
郑智平,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鹏城孔雀特聘教授、理学院化学系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6-)、英国皇家化学会中国高级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任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 副主编。主要研究稀土团簇的合成与材料化学以及面向实际应用的有机小分子催化产氢。
刘磊 教授
清华大学
刘磊教授,清华大学化学系系主任,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蛋白质的化学合成。发现了蛋白酰肼连接反应,建立了蛋白质化学合成新方法,推动蛋白质化学合成进入超越500氨基酸新时代,完成了多修饰组蛋白、复杂泛素修饰蛋白等一系列蛋白质的化学合成,解析阐明了一系列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相关蛋白质机器的功能机制,发展了靶向GPCR及E3等的药物分子并部分进入临床阶段研究。
观会通道
本次峰会将通过多个平台直播,欢迎观众朋友通过方便的渠道观看:
中国化学会视频号
英国皇家化学会官方视频号
国际观众可通过ZOOM预约观看:https://rsc.zoom.us/webinar/register/WN_17O-fAd5RrewB5L9ruMhSg#/registration
声明:因报告视频版权归报告人所有,请大家观看时切勿在未授权情况下私自录播上传至网络,感谢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