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梁宏 教授(广西师范大学)
作为任期较长的中国化学会理事,30多年来,本人既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化学会的发展,更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化学会特别是几位前辈理事对我化学之路的指导和提携。
缘起。1984年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我到位于桂林市的广西师范大学工作2年后,1986年考取南开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硕士研究生,师从中国当代无机化学学科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20-22届理事、南开大学教授申冸文先生,1988年转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物无机化学。1991年6月,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是中国科学院院士、21-23届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23届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王夔先生。作为南开大学培养的第一位无机化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我对导师申冸文先生培育指导和王夔先生指导提携之恩情永生难忘。
缘续。1991年7月,我作为回到广西师范大学工作的第一位理工大类博士,开始在边疆民族地区拓展西部特别是广西化学之路。
1996年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23、25届常务理事、南京大学教授游效曾先生应邀莅临广西师范大学,主持论证并指导我们申报生物无机化学与配位化学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并成功获得批准,这为广西师范大学的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实验室先后获批成为首批广西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005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8年)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年)奠定重要基础。
200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24-25届理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教授梁敬魁先生,推荐本人作为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前6届名为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候选人,使得我有幸成为改名后首批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特别难忘的是,有幸参加导师申冸文先生的2次生日庆祝活动,已经成为我值得珍藏的回忆。
2005年9月10日,作为申先生培养的第一个无机化学博士,我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教科频道教师节专题节目《2005奠基中国》,节目专门安排了1950-1990年代、不同时期的5位学生参加庆祝申冸文先生执教65周年暨90华诞。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中央电视台节目。
2015年6月,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28-30届副理事长、南开大学化学院院长周其林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2021年)、中国化学会28-30届理事、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院院长卜显和教授邀请,我回到母校参加南开大学庆祝申冸文先生执教75周年暨百岁华诞系列学术报告会,有机会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22-23届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山大学教授计亮年先生一起专程拜贺申冸文先生。令人欣慰的是,当时申先生思维敏捷、言语清晰、精神矍铄,我们沟通交流十分顺畅。那是我最后一次有机会当面聆听申先生的教诲(2017年先生仙逝,享年101岁),虽有遗憾,但是申先生音容犹在,笑貌宛存。
我与中国化学会理事之缘,过往值珍藏,未来更可期。1998年11月,中国化学会第6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我有幸在首次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理事(25届),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理事之一(未满34岁),连续任职至今。加之本人2001年至今长期担任广西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荣誉理事长(2019年起),因为与中国化学会的工作关系,我逐步与更多的中国化学会老中青年理事、会员以及秘书处的老师相识相知,感谢他们一直公正无私地助力和陪伴我在化学之路的成长发展。
提交时间: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