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帅志刚 教授(清华大学化学系)

我与中国化学会第一次结缘是在2002年底与姚建年老师一道在杭州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会后,姚老师带我一道去吃饭,才得知那时正值召开中国化学会的会员代表大会之际,这次会上,姚老师当选为秘书长,新的秘书长班子立即重新启动了化学会的学术年会制度。在此之前,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化学会的年会已经中断了多年,而那时大批人才回国,都表示对美国化学会的年会印象很深刻,很希望在中国也能将学术年会做起来。我被当时的秘书长班子指定去组织2004年在长沙召开的中国化学会年会的理论化学分会。这是年会制度重启后的第一次学术年会,根据历史记载,被命名为中国化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紧接着,姚老师又带领大家筹备2005年的IUPAC大会,我被安排协助陈凯先院士一道组织8个分会之一的“Computers in Chemistry”。我们邀请到的海外报告人水平都很高,使得整个分会的学术讨论气氛很浓,哪怕到了最后一天下午,大部分分会都结束了,我们这个会场还基本上是满座的,争论激烈,当时负责学术交流的副秘书长刘忠范教授在巡视各个会场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刘老师建议我:你以后到中国化学会来做点事吧。因此,我便参加了2006年在南京举办的中国化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后来加入到了副秘书长班子,分管学会的国际交流工作。 我担任了三届共12年副秘书长。除了积极参加IUPAC和亚洲化学联合会的一些事务外,还广泛地开展了双边和多边的合作,如先后与德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日本化学会、美国化学会、法国化学会等签署了双边合作协议。在协议的框架下,举办了中-德和中-英系列研讨会,设立了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奖,设立了中-法化学讲座奖,并与英国皇家化学会联合主编出版系列“化学前沿”期刊。疫情之前,每届的年会上,我们都会张罗一个化学领袖论坛,邀请友好学会的领导出席我们的学术年会的开幕式,然后召集大家开会,互相认识、交流办好学会的经验、讨论合作事宜,然后晚上大家出席大会的晚宴。这个活动很受欢迎,每次年会他们都会向我打听消息,希望能早日发邀请,以便他们能早点安排。毫无疑问,能出席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的开幕式,向一万多名代表致意,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我记得无论是化学会的秘书长会还是常务理事会,都会有老师建议取消年会的全体代表的开幕式,因为参会人数太多了,美国化学会年会不可能搞开幕式。我每次都会提出要坚持搞开幕式,人再多也要保证有一个主会场,这是我们的特色。 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与德、英、日、美化学会一道,于2008年联合发起了“化学科学与社会高峰论坛” (Chemical Sciences and Society Summit, CS3),由各个国家的相关基金资助部门联合主办。时任国家基金委化学部常务副主任陈拥军研究员非常支持这件事。尽管他目前已经调往交叉科学部,但还曾给我打电话关心CS3的进展。CS3的目的是:由全球5个最重要的国家化学会出面,研讨化学途径为解决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水资源、能源、污染、全球变暖、食品、健康等,提供解决问题的路线图。每次会议形成一份专门的报告,以白皮书的形式提供给政府部门、资助机构作为参考,同时也公开发表,引起公众的重视,扩大化学在社会中的影响。CS3还可以形成更密切的国际合作网络,更重要的是,将基础研究与社会需求在国际合作的框架下紧密结合起来。到了2018年美国在全球范围启动了退群行为,美国NSF不再支持这类国际活动,美国化学会只好退出。剩下的4家化学会一致认为还要坚持。到目前为止,已经针对太阳能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材料化学、医疗健康、有机电子学、元素战略、水资源、塑料等问题发行了8部白皮书。今年9月,将在东京召开第9届CS3,主题是Chemistry for Sustainable Food,吴奇院士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 通过这些年的国际交往,我个人也是收获满满,课题组的工作可以非常有效地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获得了一些国际上的荣誉,对我个人来讲也是极大的鼓励,感到这些年的服务不仅仅只是付出,更多的是收获。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过去的20年,中国的化学地位迅速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有更多的期盼,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化学界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要在更多的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尤其是当今社会,国际形势复杂化,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在多个方面都遇到打压,民间的外交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021年,中国化学会推荐我参选IUPAC的Bureau,差额选取,候选人很多,我很顺利当选,紧接着,从Bureau再参选Executive Committee,这是IUPAC的最高8人管理机构,有两个空缺,7个候选人。其实我根本没有任何把握。但是经过几轮投票,我居然当选了。一方面这是周其凤院士担任IUPAC主席期间,由于他个人的魅力在IUPAC圈子里营造出了一个亲华的氛围;另一方面,尽管国际形式多变,中国在国际上的朋友还是远远多于敌人。我们不要因为一时一事就患得患失,仍然要坚持做好国际交流合作,广交朋友,不要过于在意部分国家对中国的恶意打压而放弃国际合作。 中国化学会90年了,不仅仅要为中国的化学工作者服务,也要在更多的方面为国际化学界服务。借此机会,衷心祝愿中国化学会放眼全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世界一流的化学会。

上传日期:2023年5月

讲述人:朱恩 (浙江临海市回浦中学)

2002年春,得知IUPAC第十七届国际化学教育大会于8月6-10日在北京召开,我在浙江省化学会办理了中国化学会的入会手续。提交的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Trial Method in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被录用为Poster(P-057)。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在国内举办的国际化学学术会议。带着制作好的展板,赶到香山会场。在墙报展示现场,遇见了宋心琦先生。宋先生告诉我们,化学论文英文译文一定要自己做! 2005年8月,由中国化学会承办的40th IUPAC Congress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我提交的New System for Chemical Experiment in Middle School被录用为oral presentation(7-O-041),赴会宣讲。 2007年10月,我在独立完成的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5年重点课题《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微型化的研究与实践》基础上,申报的《中学新课程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与实践》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这是全国迄今唯一一项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研究方面的教育部课题。 该课题以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为指导,以现有的常规教育教学装备(如点滴板、小试管等)为基础,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对微型化学实验及其在中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开展系列研究与实践,不断完善中学微型化学实验方案,在尽可能不增加学校(尤其是农村、边远地区经济比较薄弱的学校)经济负担的前提下,在当前有限的实验资源条件下,使得实验微型化、绿色化、低成本、安全简约、易于开展、便于操作、现象明显、节约时间,让学生人人动手实验、通过亲历实验来探究、来学习化学,提高实验教学效益,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实现新课程的新要求。 自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以来,我国研究爱因斯坦的著名学者许良英先生、回浦中学校友洪孟民院士、香港微型实验中心主任陈国民教授、台湾著名学者方金祥教授等许多知名专家学者来函来电祝贺并勉励。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两院院士闵恩泽先生、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健如先生等还特地为课题组寄来了题词、贺词。 开题会议还收到中国微型化学实验研究中心主任周宁怀教授、日本化学会微型化学实验中心主任Kazuko Ogino教授、联合国教科文(UNESCO)全球微型实验项目负责人John Bradley博士、UNESCO基础与工程科学部项目协调人Maria Liouliou博士以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化学教育委员会(CTC)的Lida Schoen博士、Mordechai Livneh博士、ITO Masato M.博士(亚洲化学联合会项目组负责人)等中外专家学者发来的贺信。 2009年9月,由中国化学会参与承办的第十三届亚洲化学大会(13thACC)在上海召开,我的Practices on MCE in Secondary Schools被安排为UNESCO-China Workshop on Microscience Experiments for Science Education的lecture。我作为大陆第一位受UNESCO资助的中学化学教师赴会作了专题汇报。 因地制宜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2011年我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水质测量体验活动,获中国化学会颁发的“国际化学年在中国-全国中学生水质测量体验活动”团体纪念证书和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2018年我邀请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David G.Evans先生一行于1月8日来校作北京化工大学高端科普讲座2018新年第一讲,邀请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帅志刚教授于11月29日来校做《化学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的实例》专题讲座,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20多年来,在中国化学会及各位前辈的关心、帮助、支持下,我尽个人的力量做了点事。在绿色微型化学实验等方面,仍需继续努力,争取形成新的成果,为化学基础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传日期:2023年5月

讲述人:孙玉波 高级工程师(防化研究院)

岁月如画,沉淀了缘分和友谊。 2022年10月27日,中国化学会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的奠基者们再次聚首,共话曾经的风雨伴行、拓路绸缪。参加此次聚会的有: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何林涛研究员,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代理主任、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原所长郑九天,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副主任、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胡文祥研究员,胡文祥办公室刘春玲主任,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委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文君教授。我曾担任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副院长。 回忆就是穿越。尽管大家离开专委会的工作至少有7年以上,但忆及往事,仍然壮怀激荡、心情澎湃…… 何林涛研究员首开话题,他说:“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是我们孕育5年多创生的,吃了百家饭、穿了千人衣,是中国化学会领导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防化研究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4个单位相关同志干出来的,我们都是专委会诞生的实践者、保护者、见证者、陪伴者和欣赏者。专委会自创始以来,进一步扩大了公共安全领域化学的学术交流范围和影响,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学术技术交流机制。” 沿着时光的脉络,我们一起回顾了专委会的起步之旅。 2006年7月,吉林大学在长春承办中国化学会第25届学术年会,会上首次设立公共安全化学分会。 2007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4家单位在广东深圳联合承办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研讨会。 2008年7月,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年会设立“化学与社会”主题论坛。 2009年12月,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以“科学发展与化学安全”为主题举办高层论坛,参会代表一致认为化学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公共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出成立“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的提议。 2010年3月,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研讨会在海南三亚召开。 2011年8月14-17日,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研讨会召开。胡文祥研究员对此次会议印象深刻,他按捺不住地插话道:“这次会议是首都师范大学承办的”。接过胡文祥研究员的话头,李文君教授说:“谢谢各位!你们和王校长都是公共安全化学的功臣。承蒙不弃并得到悉心指导,令我备受鼓舞,同时也深受感动。时隔多年,再次与大家相聚,回忆那一段收获满满、快乐多多的美好时光,我依然心存感激。此时此刻,我们不会忘记中国化学会全程的关心支持和精心指导。在公共安全化学专业领域的完善过程中,中国化学会原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方智、秘书处吴珍珠等老师们的作用无人替代。如2006年中国化学会召开反恐中的化学问题座谈会。”——此次座谈会的具体时间是2006年5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牵头,召集公安、安全、国防等涉及化学研究的部分单位领导座谈交流,主题为“反恐中的化学问题”。会议内容涉及:举办“反恐中的化学问题”论坛与技术研讨会的可行性及会议的组织工作,商讨组建国防、公安、安全等公共安全化学领域中的专业筹备机构等。 真是挡不住的思念。我接着说道:“1985年,中国化学会在湖南岳阳举办第一届特种应用化学学术讨论会,我们要感谢此次会议的倡导者、刚刚离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冀胜研究员。”——那是1985年10月,会议由防化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发起,选集论文100篇,内容涉及毒剂、毒物、炸药的检测分析以及特种化学材料的合成利用等。截至2012年10月共举办了11届。越来越多的内容与公共安全化学密切关联,为公共安全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何林涛研究员补充道:“我们还积极参加中国化学会倡导的相关活动,如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2011年国际化学年活动,参与了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制作,内容是化学科技系列专题片‘公共安全化学’上、下两集,题目是‘化学,你我他的保护神’。” 郑九天研究员亦深有感触,他说:“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作为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依托单位,为了适应要求,研究生招生设置了4个专业方向:公共安全化学、食品安全检测、物证鉴定、应用化学。通过公共安全化学这个平台,开拓了科研人员的视野和思路,对科研方向的凝练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促进了新的检测技术手段的丰富。青年科研人员更乐于参加平台的学术交流,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胡文祥研究员讲到:“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作为中国化学会分支机构,与其他学会分支机构一样有着学术性、技术性等通性,同时也有自己的特性,如敏感的政治性、突出的社会性、高度的交叉性和重大的工程性。2011年山东蓬莱会议意义重大,期间我们还召开了首次中国化学会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筹备会,推选何林涛研究员为第一届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彦吉校长、孙玉波副院长和我分别担任副主任。” 往事浮现,我激动地说:“筹备会于开幕式前一天下午召开,何林涛研究员主持,议定了两个问题:一是谁任主任,王彦吉校长和我的意见很清楚,我们俩人年龄大,退休和即将退休,当主任不利于工作开展,胡文祥教授致力于学术研究和科研遂推荐何林涛研究员为主任;二是确定专业委员会名称,当时名称有多种说法,如化学与公共安全、公共安全与化学、公共安全化学、公共化学安全、化学公共安全、安全安保化学等,我们一致推荐名称为公共安全化学,并在第一届专业委员会会议上通过。” 接着大家又谈到专委会成立,恍然如在昨天。 2010年向中国化学会提交了设置“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的申请报告。2011年5月经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成为中国化学会第19个专业委员会;同时协商并请示中国化学会,确定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为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的依托单位,负责并承担该委员会的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2012年,中国化学会就设置“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一事上报中国科协,中国科协对其名称存疑,我们随即把3位院士的意见报告中国科协,2012年底得到中国科协的批准,2013年报民政部备案。至此,中国化学会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何林涛研究员说:“我们委员会的宗旨是团结、联合、组织公共安全化学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开展学术、技术交流和教学活动,围绕本专业业务,提高本专业领域的科研、教学水平,促进研究成果的应用。委员会必须坚持学术民主、组织健全,和谐、开放,根据学科发展的需求开展活动。2012年王彦吉校长建议将中国刑警学院纳入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2012年7月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派人对中国刑警学院进行实地考察,同意中国刑警学院副院长单大国教授担任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同时确定了第四届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研讨会在沈阳召开。2013年中国化学会建议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联系,期待此单位能成为中国化学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共同开展相关业务活动。当年7月该所派代表来京与我们委员会商讨,并达成意向。” 自此,中国化学会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逐步迈入正轨。历史总是靠人的奋斗来书写。曾经的沉淀,不仅是一段奋斗的经历,更是我在学习、科研和生活中克服困难、直面挑战的底气。 ——乘势而上,借势而为,抢抓机遇。变化产生需求,发现产生需求,技术创造需求,而能否满足需求、借势成事,关键还在于干事者的实际本领和能力素质。公共安全化学的成长是时代的赐予,更是各届专委会和大家共同努力、拓新奋进使然。 ——协作是大智慧,会协作是大本事,真协作是大境界。为科学服务,为科学人搭台,统揽不包揽、善断不武断、信任不放任、大度不失度,服从不盲从、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分工不分家,只要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事业同担,没有干不成的事。 ——做好专业工作,尊重不同意见,最大限度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站在大局想问题、作判断、干事业,正确张扬个性,自觉将个性统一到有利于整体发展的轨道上,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践行初心、敢说真话,以个体的创造力燃旺团队之火,必定会温暖自己、一路坦途。 “一个有趣的学术问题,造就了一个有梦的平台,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点燃了刨根问底的梦想,成就了一门诱人的学问,螺旋式提升了学术水平。这是一个神奇绝妙的轮回。”念及此,我豁然开朗,侧身举目望向远处的笔架山凤凰岭,似乎看到她也绽露出欣慰的微笑……

上传日期:2023年5月

讲述人:赵东洋 教师(平原外国语学校)

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

1992年7月,不到20岁的我毕业于洛阳师专化学系,被分配到三门峡市陕县观音堂镇中学教初三化学。这是我少年时期曾就读的一所乡镇初中,怀着对美好教育理想的憧憬,我全身心投入到家乡的教育事业中。1994年11月,领导安排我到郑州参加中国化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在此之前,已经举办过三届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由于条件限制、年代久远,当时也没有留下影像资料,很多情景也已经忘却。但是,与会专家学者满怀激情地介绍“微型实验”这四个字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子里,一直没有忘记,并对我今后30年的教育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我一生的学术启蒙。正是这次会议改变了我的教育人生,使我由一名乡村“教书匠”逐渐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当时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非常艰苦,缺“仪”少药是常态。农村学生也喜欢实验,这是给他们打开科学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为了上好实验课,让他们也有自己亲自动手体验科学奥秘的机会,有时候我不得不自己想办法设计制作仪器(2006年才知道这叫做自制教具)。受这次会议启发,我利用一只直角玻璃导管代替教材中整套的实验装置,设计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结果大获成功。每次实验都能观察到“光亮的铜镜”,实验成功率达到100%,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这次探索完美地解决了一个重要的实验教学疑难问题,纠正了过去一些不完整甚至是错误的研究结论,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微型实验的创新教育价值。至今我仍然乐此不彼地给老师们介绍这个“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化学教学的疑难问题”的创新案例。 一开始着手研究微型实验就取得成功,这给了我很大的学术自信。我逐渐认识到微型实验是解决实验难题、普及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它体现了“化学教育为了每一个人”的先进理念,传播的是绿色和创新的教育思想,符合我国国情,值的下功夫深入研究。2005年秋季开学后,为了解决氯气实验的污染问题,我又发明了微型制气装置,用一只底部设置有凹坑和支管的试管代替复杂的氯气制备装置。2006年9月荣获了第六届全国优秀自制教具展评一等奖。在收集技术资料的时候,我从《化学教育》杂志上得知第七届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2007年7月将在湛江师范学院(今岭南师范学院)召开。 得知这一消息后,我非常激动,盼望着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次会议。一方面想把自己关于微型实验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全国的同行,接受实践检验,另一方面,也急切地想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明确今后研究改进的方向。按照会议征文要求,我提交了多篇论文。不久,我收到了会议的邀请函。如果说1994年的会议是一场早期的学术启蒙的话,那么这次会议就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初次登场。从此以后我把微型实验作为我毕生追求的事业,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难,我都没有动摇过,也没有改变我实验创新育人的初心。 我克服重重困难,想办法按时参加会议。我终于见到了开创我国微型实验事业的周宁怀教授,还有来自两岸四地的众多专家学者。中国化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宋心琦教授专门为大会撰写的《关于发展和推广微型化学实验的一点看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后来在银川、泰安遇到宋先生,有机会当面聆听他的教诲)。中国科学院院士戴安邦教授、陈耀祖教授、沈家骢教授等专家学者的题词使我深受鼓舞。我演示展示的系列创新微型实验案例,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我参加微型实验workshop,面对面地和专家交流,听取他们好的建议。在闭幕式上,重庆教科院的徐晓雪老师专门指出“这套装置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有了专家的肯定,我对微型实验更加充满了信心。我下定决心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走下去,选择气体实验微型化作为系统研究微型实验的突破口,期望解决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更多的疑难问题。我积累了大量的微型实验创新案例,连续参加了第八届(通辽)、第九届(武汉)、第十届(澳门)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并做学术报告。2021年7月,在周宁怀教授帮助下,参加英国皇家化学会举办的第11届国际微型实验研讨会(ISMC2021)。提交的学术墙报得到国际同仁的认可和好评,被评为优秀墙报。除此以外,我还经常应邀参加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其他学术活动。正是这些会议为我提供了展示最新教研成果的高端平台,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很多来自化学教育界顶尖专家的指导和点拨,也学到了很多在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他们的一句话往往使我茅塞顿开,以前百思而不得其解的问题豁然开朗。跟着中国化学会组织的活动,我也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大江南北,雪域高原、烟雨江南,都留下了我的足迹。不知不觉之中,我得到了丰富的学术滋养,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坚定了我的学术自信。 这一路走来,播撒的是创新的、绿色的种子,自然是艰苦自知,但收获更多。我先后荣获河南省青年科技创新奖、河南省首届自然科学学术奖决策研究成果一等奖、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项目一等奖、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园丁奖等许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奖项。我发明的微型实验仪器不断改进完善,最后定型为综合性、多用途的气体实验微型装置,经过评审被教育部确定为初高中化学主题学习器材。近年来,经常应邀承担“国培计划”教师实验技能培训授课任务,在多所高校开设学术讲座,相关活动达160余场次。2018年,我主持申报的微型实验项目荣获了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计划,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展示,建立了微型实验项目工作室。2023年主持申报的河南省“小小科学家科技创新操作室”项目成功立项。当年在心中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现在终于开花、结果,吐露着芬芳……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也许是命运的巧合,也许是我孜孜追求的回报,在收集微型实验学术资料的过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竟然得到了首届全国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论文集。这是当年参会的某位代表手工装订的一本论文集,提交的论文都是作者自己油印的,每一份论文的字体、纸张、大小都不一样。为了便于查阅,他还手写补充了一份目录,最后还附有完整的会议通讯录,我想这一定是他自己非常珍爱的一份资料。这真是一个天大的惊喜!这本会议资料虽然“简陋”,但是这是我国化学教育工作者最开始的探索,充满着创新的勇气,体现着作者对教育的无限热爱,也是留给我最美好的青春记忆。其中很多案例至今依然闪耀着智慧的火花,给人启迪。我把它当做我们工作室最珍贵的“镇馆之宝”。凝视着这本泛黄的册子,30年前,那个阴雨绵绵的日子又仿佛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心中不禁无限感慨,眼泪也浸湿了我的眼睛。我想,这也许就是岁月对我最好的回报! 不知不觉,微型实验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在我国已经走过了35年不平凡的时光。35年来,在以周宁怀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专家的带领下,全国各地的化学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创新,砥砺前行,在化学教育实验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有用经验,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探索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普及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国内外科学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先后召开了十届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累计出版的教材、著作、论文集等53部,显示了强大的学术生命力。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微型实验研究质量,加强其推广应用显得更加紧迫。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支持微型实验的发展,争取能够在我国召开一次国际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进一步扩大影响,推进微型实验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 向35年来为微型实验发展做出努力的所有研究者致敬! 谨以此文致谢中国化学会!感谢对我成长提供帮助的所有专家、同仁!

上传日期:2023年5月

讲述人:李永舫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010年5月,我参加了由方世壁书记(时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带领的中国化学会代表团,访问了西藏拉萨。这是我第一次、也许是最后一次访问拉萨。下面是我根据日记整理的访问拉萨的记录,与中国化学会各位朋友分享我那几天的愉快经历。 我从北京乘飞机到西宁参加中国化学会访问西藏代表团(大家约定在西宁集合),代表团团长是方世壁,成员还有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人民大学、吉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5月13日我们从那里乘火车沿青藏铁路去拉萨。 5月14日早上醒来7点左右,欣赏了青藏铁路沿线的5000米高原风光。这时是蓝天白云,感到天很低、很蓝。火车经过的区域仍然比较平坦,是整体的高原,并且也有河水流淌,山上的雪也不多,这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经过唐古拉山口(5100米高度)时也没有缺氧的感觉。其实火车车厢中弥散了氧气,车厢里又有暖气,所以晚上睡得也很舒服。 下午2点40分火车正点到达拉萨车站,西藏化学会的两位工作人员(包括西藏化学会秘书长布多教授和西藏大学的白银教授)等到火车站迎接,向我们每人献了哈达,然后送我们到下榻的宾馆。他们在送我们去宾馆的路上特别关照大家晚上不要洗澡,外出走路要慢,防止高原缺氧反应。 5月15日我们代表团去西藏大学访问和作学术报告。西藏大学新校区很漂亮,尤其是图书馆,很有布达拉宫的韵味。今天是方世壁老师带队,分两个会场8人作学术报告,太阳能电池会场是我和薄志山、林原、杨国强四人作报告,另一个会场是徐坚、马於光、黄勇和卜诗尧四个报告。我的报告题目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伏材料和器件”,因高原缺氧报告时感到有些吃力,有接不上气的感觉。到拉萨后的这两天没有感到严重的高原反应,但还是感觉有些不舒服,尤其是上台阶感到很吃力,下午的学术报告也觉得很累。 5月16日我们去西藏大学新校区参加与西藏化学会和西藏大学理学院的座谈会。西藏大学一位女副校长迎接我们并参加了座谈会,她简单介绍了西藏大学的情况,西藏大学理学院一位女院长介绍了西藏大学理学院的情况,我们这边方老师介绍了这次中国化学会代表团的成员,并说明了来意,然后杨国强和黄勇分别介绍了中科院化学所和中科院理化所的基本情况。介绍情况之后大家进行了座谈,主要是讨论我们能帮西藏化学会和西藏大学做些什么?这里需要我们一些什么帮助?座谈会后大家参观了西藏大学理学院的实验室,我觉得他们在藏药分析方面的条件还是不错的。 晚上西藏化学会与我们一行就餐,西藏化学会理事长等参加。最有意义的是藏族姑娘和主人向我们每人献了哈达、赠送了西藏高原歌曲光盘、向每位客人唱歌敬酒,表现出藏族人的热情好客和热烈豪放的性格,他们歌唱得很好,使我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最后我们代表团成员也集体唱一首《难忘今宵》答谢。 这次西藏之行,拉萨的布达拉宫等建筑、西藏高原土灰色的山脉和高原湖泊等自然景观、西藏的风土人情,更重要的是对西藏大学的访问,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访问增进了对西藏化学会以及西藏大学的了解。

上传日期:2023年2月

讲述人:李晖 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成长的故事

祝贺中国化学会90华诞之际,回想起自己伴随着中国化学会从一名普通会员成长为一名高级会员的历程,感慨万千(图1,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证),中国化学会为广大化学工作者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舞台。 我于2003年作为海外引进人才进入北京理工大学任教。回国后不久就加入中国化学会成为学会的一员。当时,专程到位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里的中国化学会办公室现场办理了会员手续。2004年在长沙举行的中国化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是我第一次参加的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图2),会议期间与阔别多年的导师游效曾先生及夫人以及师兄、师弟、师妹们相聚,畅谈我国化学的发展与未来,踌躇满志。此后,我和我的学生们几乎参加了历次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以及无机化学、配位化学、结构化学、物理无机化学、固体化学、大环化学与超分子化学等各专业学术会议。在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深切地体会到中国的化学科学研究着实处在世界第一方阵。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与各类学术会议为中国化学工作者提供了非常好的学术交流与展示的平台。每两年一次的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从2004年两千余人的参会规范发展到2021年第32届参会人数过万的规模,现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学术盛宴,我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化学的蓬勃发展。 作为中国化学会会员不仅有归属感和荣誉感,还有责任感。2011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国际化学年,旨在彰显化学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那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我与我校的首都女教授协会郑焱教授一起从中关村校区来到良乡校区为本科生开展化学前沿的讲座。学生渴望的眼神激励着我,也更加坚定了我未来进行化学普及的信心。此后,2014年国际晶体学年,2019年元素周期表年等都发挥了自己作为一名中国化学会会员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讲授一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走进晶体世界”和一门慕课“环境安全与绿色化学”。近年来,我多次去全国各地的著名中学开展讲座(图3),为化学推广与普及化学后备人才的培养尽一份力。 伴随着中国化学会成长的20年,是自己学术生涯中的最重要的历程。未来,我将不遗余力地为中国培养更多化学的人才,为中国化学的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上传日期:2023年3月

讲述人:朱守非 教授(南开大学)

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

1.国际赛事 重返中国 2019年2月17日,我作为副秘书长参加了中国化学会第30届理事会2019年第一次秘书长会议。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就是讨论申办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的工作。国际化学奥林匹克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中学生化学学科竞赛活动,全球有90多家成员单位,每届比赛都有8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参与,中国选手在这项赛事中的表现一直很优异。但是,中国仅有一次东道主的经历,即1995年由北京大学承办第27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不断攀升,中国化学学科发展飞速、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指导委员会曾多次表达意愿,希望中国化学会能推动由我国承办本届赛事。 考虑到举办这项赛事,能够很好地展示当今中国整体腾飞风貌,呈现中国化学学科科教实力,我提出可以请示学校领导,由南开大学承办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学会秘书处的各位领导和老师都很支持,愿意积极提供帮助。 2019年3月12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郑重向学校递交报告,对赛事的历史、影响、组织形式、规模、预算等做出详细说明,并建议学校承办此项赛事。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南开大学决定承办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并委托化学学院具体实施。 当年7月21日至30日,在中国化学会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学校委派我和时任学院副院长的梁广鑫、郭东升代表中国飞赴法国观摩在巴黎举办的第51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此行主要任务就是拿下54届的举办权。在国际指导委员会例行会议上,梁广鑫做了精彩陈述,我们完美回答了来自委员们的质询,以几乎全票赞成的结果赢得了赛事举办权。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正式启动。 我至今还记得,赢得举办权后,我们三人漫步塞纳河畔,心情非常激动,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把赛事办好。我们深知这项赛事参赛国家和地区多,国际关注度高,考务标准严苛,组织工作头绪繁杂,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充满了挑战,然而心中依旧激荡着一种使命和豪情:我们要在这舞台,彰显出中国底蕴深厚的底气实力,展现好中国化学人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 2.力扛压力,曲折前行 时间来到了2020年初,新冠疫情全球爆发,世界被按下了暂停键。在此形势下,第52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在土耳其以线上形式举办。为此,我们一方面做好了线上办赛的思想准备,另一方面,始终线上线下两手筹备。 2020年10月20日,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筹备工作推进会召开,中国化学会竞赛委员会主任段连运教授、委员王颖霞教授、中国化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郑素萍研究员出席。会议商讨了赛事组织机构和人员组成,官网架构和呈现方式,举办日期和赛程安排,比赛场地和设施要求,接待服务和住宿安排,办赛预算和赞助预期,以及志愿者选拔等诸多方面内容,同时,我们探讨了线上办赛的可行性。在中国化学会的指导下,赛事筹备工作在新冠疫情的阴霾中有条不紊地推进。 2021年是新冠疫情肆虐的第二年,第53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在日本以线上形式举办,作为二次元文化和网络技术都极为发达的国度,当届比赛的成功举办成为我们线上办赛非常重要的示范,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更大的办赛压力——在第53届的基础上做到超越性的“改变、创造、融合”成为第54届重要目标。在随后的时间里,国际指导委员会曾多次与我们沟通是否有可能在线下举办本届赛事。我们也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和协调,力求推动线下盛会的实现,但由于2022年新冠病毒的继续变异和传播,最终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组织委员会于2022年3月遗憾地决定,本届赛事将继续以线上形式举办。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动荡的国际局势给本届赛事蒙上了阴影,带来了不确定性。当时,一些国际组织和部分国际化学奥林匹克成员向国际指导委员会和本届赛事主办方施压,要求禁止俄罗斯及白俄罗斯参赛。面对这样前所未见的挑战,我们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在中国科协、天津市和中国化学会的指导下,明确主办原则,参照赛事规则,历经多轮艰苦沟通,最终促成由国际指导委员会发起,以每个国际化学奥林匹克成员派出一位代表组成的“国际评判团”采用票决的方式,形成允许两国选手以个人名义参赛的决定。此举有效化解了本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筹备期的最大挑战,与国际指导委员会形成了默契而专业的沟通机制,确保了赛事最大限度不受政治干扰。 3.合作共赢,功不唐捐 赛事的两个核心工作委员会是科学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它们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科学委员会于2020年12月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周其林任主任,郭东升教授任执行副主任,共32名委员,设置无机、有机、物化结构、分析、实验五个命题组,负责编写预备题、竞赛考题以及考试评分等工作。 按照规则,每届赛事举办年度之初需要发布预备题,所以科学委员会工作启动非常早。2021年2月27日,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科学委员会正式启动命题工作。为考查选手的化学知识,使这些富有科学热情、探索精神的年轻一代领略化学在造福人类过程中体现出的难以估量的意义和价值,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化学成就,经过十余次闭门会议不断讨论、打磨,2022年3月预备题(28道理论题,9道实验题)经过国际指导委员会讨论后发布。经过一年的反复选题、立意、背景与科学讨论,2022年7月初最终确定正式题(9道理论题,6个虚拟实验)。 组织委员会由各主办承办单位委派的主管领导、选派的工作人员组成,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任主任,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天津市科协常务副主席陆为民、中国化学会秘书长范青华以及我本人任副主任。能有机会跟以上诸位领导学习,是我莫大的荣幸。同时,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王松光、天津市科协副主席卢双盈、中国化学会时任常务副秘书长郑素萍作为各承办单位委派的主管领导,直接参与到本届赛事的筹备、指导、决策工作当中。自从2022年3月25日召开第一次主办承办单位联席会,我们形成了两周一次的例会制度。联席例会制度为本届赛事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次会议围绕赛事组织架构建设、参赛国家和地区邀请、官网和注册系统建设、日程议程确定、口号吉祥物甄选、突发事件处理、国内外宣传阵地建设、新闻发布会召开、开闭幕式方案、线上考试实施、赛事期间文化交流活动策划等进行交流讨论,整个赛事筹备期间共举办6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南开大学方面的很多具体工作是由化学学院计景成副院长牵头推动的,他为本届赛事的成功举办贡献了巧妙的设计和大量的心血,他对这项赛事的热情和投入,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韧劲和豁达,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让我备受鼓舞。学校还为本届赛事筹备安排了有着长时间英国留学经历的李靖迪博士作为专员,她流利的英语口语和海外生活经验确保了我们与国际指导委员会、与各参赛国家和地区的顺利沟通、交流。 2022年6月10日,组织委员会在天津科技馆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赛事筹备工作进展,声明本届赛事以推动科技向善、鼓励创新创造、推广开放融合、传递中国声音为主旨,公布会徽主体为丹炉印章,口号为“改变 创造 融合”(Change Creation Fusion),吉祥物为一只取名为凯姆(Kem)的金丝猴化学实验员。 2022年7月10日下午,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在天津南开大学体育中心正式开幕。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国际化学奥林匹克指导委员会主席加伯•马扎法维(Gábor Magyarfalvi)视频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理事长、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执行主席姚建年,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作为承办单位代表分别致辞。 进入到赛事举行期间,由于时差,科学委员会的老师们经常连夜与国际指导委员会讨论试题、评分标准,与参赛国在线答疑、协调评分;张明涛老师在工作期间摔伤,到医院缝针后仍坚持工作;化学学院班子成员亲自上阵,郭东升、汤平平、程方益三位副院长等均全程参与命题、考试、评分等相关工作;化学学院青年引进人才也积极参与科学委员会的各项工作,由于他们的语言优势,在试题讨论、阅卷、在线协调评分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张新星特聘研究员还代表科学委员会在闭幕式上做了全英文精彩的试题分析;科学委员会主任周其林院士亲自录制视频,分享手性螺环催化剂发现的故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兄弟高校的同仁给予了指导和帮助,很多老师都是全程参与。 历经7天的智慧比拼,赛事于2022年7月18日落下帷幕,当晚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闭幕式晚会在南开大学体育中心举行。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天津市副市长朱鹏,中国化学会秘书长范青华,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陆为民,南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克欣分别为本届赛事金牌前三名、金银铜牌获得者、荣誉奖获得者和“金丝猴奖”获得者颁奖并致颁奖词。他们分别向获奖选手表示热烈祝贺,致以美好祝愿,期望各国青年在化学学科学习探索的新征程上勇攀高峰、再创佳绩,努力以化学造福人类。至此,我们克服疫情、网络、场地的局限,确保了线上竞赛平稳有序进行,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圆满结束。 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开、闭幕式通过央视频、中国化学会视频号、南开大学和南开化学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线上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过20万人次。组织委员会紧密对接一线主流媒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对本届赛事进行报道,经不完全统计,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海内外40余家一线主流媒体发布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专题报道70余篇。 4.中国气派,天津味道,南开特色 为了让参赛选手在云端真实、立体、全面地感受主办国的风土人情,赛事期间,组织委员会精心筹划了“美丽的南开我的家”“创新时的中国——智能终端中的化学”“心目里的中国——初识中国”“大地上的中国——中国艺术‘泥人张’”“笔锋上的中国——中国诗词与书画”“现代化的中国——化工企业走访”“发展中的中国——天津城市景观”“指尖上的中国——中国剪纸技艺”“舌尖上的中国——中国美食”“探索中的中国——国家海洋博物馆、天津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参观”“星空下的中国——‘天眼’工程探秘”“科学里的中国——催化不对称合成”等10余项线上文化交流直播活动。 为了更好地营造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氛围,我们围绕“化学改变生活,促进科技创新,开放融合发展”主线,讲好科技向善、服务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福祉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一个开放融合、和谐包容的东方大国形象。组织委员会专门建设了官方网站(www.icho2022.cn),推介奥赛新闻、赛事宣传视频、发布预备题及线上仿真实验;制作了以罗布乐思(Roblox)平台为开发基础的《ChemZone》网络互动游戏平台,使参赛选手虽不能线下见面,也能体验在网上一起愉悦地完成任务、获得成就。 赛刊《Catalyzer》是每届赛事举行期间重要的交流、发布和展示的载体。组织委员会成立专班,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王蔚副书记的带领下制作了十二期精美的《Catalyzer》。赛刊选取中国传统24节气、12生肖等作为各期的串联线索,并注重12期赛刊的内在联系及整体平衡,选题除赛事新闻及特色活动介绍外,还设专栏推介中国城市历史、传统文化、杰出科学家介绍以及化学奥赛人物访谈。 同时,我们与《德国应用化学》期刊合作,邀请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历届获奖者举办线上高端论坛4场,引领参赛选手对科学价值和科学精神的不懈追求,为谱写出推动科技向善、鼓励创新创造的崭新篇章播撒薪火。 令我们欣慰的是,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参赛队伍创历史新高,来自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领队、参赛选手、观察员和嘉宾云端相聚,他们以“化学”为媒,同台竞技、增进友谊,激扬青春、放飞梦想。站在祖国大地上参赛的中国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再次包揽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前三名。这场盛会展现了中国化学的成就、中国青年一代化学素养、中国政府对青少年化学教育的重视,也让南开化学和中国化学会并肩作战,共同成就一段传奇。 我们非常荣幸,能以这种方式向中国化学会90华诞献礼。南开化学期待未来有更多机会助力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共同把我国的化学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化学会90华诞!

上传日期:2022年12月

讲述人:梁宏 教授(广西师范大学)

作为任期较长的中国化学会理事,30多年来,本人既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化学会的发展,更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化学会特别是几位前辈理事对我化学之路的指导和提携。 缘起。1984年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我到位于桂林市的广西师范大学工作2年后,1986年考取南开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硕士研究生,师从中国当代无机化学学科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20-22届理事、南开大学教授申冸文先生,1988年转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物无机化学。1991年6月,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是中国科学院院士、21-23届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23届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王夔先生。作为南开大学培养的第一位无机化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我对导师申冸文先生培育指导和王夔先生指导提携之恩情永生难忘。 缘续。1991年7月,我作为回到广西师范大学工作的第一位理工大类博士,开始在边疆民族地区拓展西部特别是广西化学之路。 1996年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23、25届常务理事、南京大学教授游效曾先生应邀莅临广西师范大学,主持论证并指导我们申报生物无机化学与配位化学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并成功获得批准,这为广西师范大学的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实验室先后获批成为首批广西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005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8年)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年)奠定重要基础。 200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24-25届理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教授梁敬魁先生,推荐本人作为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前6届名为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候选人,使得我有幸成为改名后首批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特别难忘的是,有幸参加导师申冸文先生的2次生日庆祝活动,已经成为我值得珍藏的回忆。 2005年9月10日,作为申先生培养的第一个无机化学博士,我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教科频道教师节专题节目《2005奠基中国》,节目专门安排了1950-1990年代、不同时期的5位学生参加庆祝申冸文先生执教65周年暨90华诞。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中央电视台节目。 2015年6月,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28-30届副理事长、南开大学化学院院长周其林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2021年)、中国化学会28-30届理事、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院院长卜显和教授邀请,我回到母校参加南开大学庆祝申冸文先生执教75周年暨百岁华诞系列学术报告会,有机会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22-23届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山大学教授计亮年先生一起专程拜贺申冸文先生。令人欣慰的是,当时申先生思维敏捷、言语清晰、精神矍铄,我们沟通交流十分顺畅。那是我最后一次有机会当面聆听申先生的教诲(2017年先生仙逝,享年101岁),虽有遗憾,但是申先生音容犹在,笑貌宛存。 我与中国化学会理事之缘,过往值珍藏,未来更可期。1998年11月,中国化学会第6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我有幸在首次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理事(25届),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理事之一(未满34岁),连续任职至今。加之本人2001年至今长期担任广西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荣誉理事长(2019年起),因为与中国化学会的工作关系,我逐步与更多的中国化学会老中青年理事、会员以及秘书处的老师相识相知,感谢他们一直公正无私地助力和陪伴我在化学之路的成长发展。

上传日期:2022年12月

讲述人:蔡明军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我的学会故事

2022年中国化学会迎来了九十华诞。这是令每一位化学人激动和感慨的大事件。学会自成立以来,组织并带领一代又一代的化学人,刻苦钻研,呕心沥血,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令世界瞩目的科研成果,并付诸于应用造福人类。 从2010年第一次参加中国化学的学术会议开始,我连续多次参加中国化学会年会和中国化学会多个分支机构组织的学术会议。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做会议口头报告是参加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虽然在报告过程中有不流畅的地方,仍然顺利地完成了会议口头报告内容。通过参加中国化学会的学术会议,我得以一睹诸多专家的风采,也聆听了很多优秀的报告。不仅学习到了许多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对于当前国际上前沿的研究方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2022年,正值学会九十华诞,我参加了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大会,与前几次参会不同的是,这次还多了一个组织者的身份。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全国范围内召开的线下会议屈指可数,在此期间能够有面对面进行交流探讨的机会对于每一个化学人来说都弥足珍贵。为了保证会议的顺利召开,我和同事们时刻关注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仔细核对参会人员信息,多次梳理会议流程,最终会议顺利召开并圆满闭幕。我感觉很荣幸也很自豪能有机会参与到中国化学会学术会议的筹办工作中。会议组织筹备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很多全新的工作,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促进,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尤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中的一项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这也为我们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接下来我也会继续踏踏实实地作好本职工作,为化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值此中国化学会九十华诞之际,衷心祝愿中国化学会的学术会议越办越好!

上传日期:2022年12月

讲述人:姜雪峰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代表中国化学会任职IUPAC

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是IUPAC首任来自中国的主席周其凤院士任职的两年,我荣幸的成为了周老师的秘书,也荣耀的成为了中国化学会参与IUPAC的代表,这段经历让我终身难忘。首先与周老师赴美,因为美国科学院与美国化学会对IUPAC的影响深远,至今,常驻机构依然在美国。周老师的温文儒雅,代表着中国文化携手世界化学发展的特质,尊重、平等、学习、共赢,这是我在华盛顿与周老师学到的。随后我们访日,邻国相似的亚洲文化,让我们大家有着共创的思考,体会了学术的前沿布局与产研协同的并行,互助、理解、期待、支持,这是我在东京感受到的。出访韩国多次,因为韩国化学会的前任会长是周老师在美国留学时的同门,两个国家级的前瞻研究所让我们感受到了韩国化学围绕产业需求的重要变革,朴素、真诚、稳健、突破,以及化学著名企业三星的力量。来到南美,经济的下行导致了科学的凋谢,惋惜、珍惜、慎重、警示,期待他们也能再次崛起。来到非洲,坦桑尼亚的美丽与真诚,慢节奏与小迟到,渴望学习世界先进的努力,我们希望代表IUPAC一起助力他们。法国巴黎,虽然学术访问过多次,但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部,还在世界瞩目的中心舞台上发表演讲还是第一次,荣耀、使命、责任、攀登,与其说让我有机会向世界展示硫化学的美,不如说是让我对科学神圣追求的再次洗礼。法国科学院,世界化学家济济一堂,殿堂上方就是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的雕像,科学家前辈们用他们敏锐的智慧、坚定的探索、无限的求知、不懈的努力,缔造着人类前进的阶梯。一场场IUPAC的决议酝酿、一次次NGO的投票选举、一回回各国协商共筑世界化学、一脉脉中国化学腾飞助力,让中国五星红旗与中国Panda博士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让中国化学在世界化学的奔腾中精彩闪耀。 随着我国化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化学工作者在世界化学各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化学会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化学协会组织之一,凝聚、协同、繁荣、发展,她凝聚了中国化学前中青三代的科学传承,在前辈开拓的伟大土壤上,后辈不断传承、开枝散叶;她协同了中国化学各个学科的交叉互进,在彼此学习彼此交流中,学科体系步步融扩;她繁荣了中国化学,支持女性、支持青年、支持中西部、支持一切真诚的努力;她发展了中国化学,在巨变中化挑战为机遇,在转型中不断创新。让我们一起祝福她90岁精彩,精彩刚刚开始。

上传日期:2022年11月

讲述人:王婷 科研助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化学会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

作为组织者之一,参与筹备中国化学会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以下简称“全国色谱会”)已经有四年多的时间了,成功的组织了第22届和23届全国色谱会。两届,四年,发生了很多记忆犹新的故事。 力量生于团结 2018年,我受命组织2019年的全国色谱会,当时我对组织大型会议的经验还不足,会议具体流程等不是很清楚,但接受了任务,就要做好它。2019年元旦后,我就全身心投入到了会议筹备的过程中。在张玉奎院士、许国旺研究员、张祥民教授、张丽华研究员、梁振研究员等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反复确认文字稿,调整会议方案,从会议场地选址到会议通知发布,从网站建设到后台统计,各位老师给予了很大的帮助。由于上海到大连飞行时间较短,许国旺老师为了抓紧工作进度,与我当天往返于上海和大连之间,当时在飞机上,我还担心当天往返会让老师比较疲劳,但许老师和我说,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行程。第一次接触中国化学会,流程和形式的很多事情都不是很了解,梁振老师耐心的教导,并且积极联系中国化学会的会议负责人鞠华俊老师,解决会议期间遇到的很多问题。在使用会议网站的时候,也有很多问题,中国化学会网络技术的老师细致的解释和帮助,给会议顺利召开提供了基础保障。从前期准备到后期与复旦大学的各位老师对接布置现场,复旦大学的志愿者们在张祥民老师的带领下,一遍遍彩排签到流程,确认拍摄地点,确定茶歇位置,布置展台墙报,大家认真负责,不辞辛苦,成功的组织了上千人的会议。这也是我第一次组织如此盛大的会议,各位老师为了会议顺利举办所付出的一切也让我铭记于心。树木在森林中相依偎而生长,星辰在银河中因辉映而璀璨,中国化学会将各位老师连接在一起,共同筹办盛会,让年轻人有幸感受师者风采,感受集体的力量。 成长源于磨练 随着闭幕式的完美落幕,也公布了下一次举办会议的地点,辽宁大连。但由于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原本定于2021年在大连同时召开的国际会议延期,导致全国色谱会更改了举办地点,前期去看的会场,住宿等已经确定的一切方案都归零。 在各位老师的决策下,会议筹备组将会议地点改为深圳,由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南方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化学会第23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一切都在有序进行中,由于已经组织过一次全国色谱会,深圳的这次会议显得更加游刃有余。但就在开会的前一天,由于疫情影响,北京的参会代表不能来到现场参会,当时疫情也比较突然,上午飞往深圳的航班还正常,下午就停飞了,而且北京的各大高校也不让离京。这对会议筹备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不仅很多注册的参会代表不能参会,更重要的是,筹备组邀请的很多专家不能参会。考虑到让不能参会的代表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会务组当机立断决定开通线上会议,并对未能来参会的代表进行退费,且所有人均可观看大会报告的线上直播。会议前一天晚上,会务组临时安装直播平台,多次彩排调试,所有工作人员基本都在会场忙碌到凌晨。终于大会开幕式顺利举行,大会报告直播平台也如火如荼,人声鼎沸。为了确保在会场的人员安全,会务组临时安排了在会场内进行每天核酸检测,给参会代表最大的便利和安心。最终,会议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精准防控、零感染,可以说是完美收官。在疫情期间,好多次的当机立断,也可谓是惊心动魄。这也是疫情后,我们组织的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人生漫长,晴雨交加,困难和磨砺总是伴随着我们,犯其至难,方能图其致远,经得起磨砺才是成长的青春;若是心怀热爱,即使岁月荒芜,亦能奔山赴海,静待一树花开。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给了我这样的机会,让我能与各位优秀的师者相识,更加认识到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在筹办会议的过程中,总会有困难,但我始终坚信,磨砺始得玉成,笃行方能致远。中国化学会已经走过90年岁月,风雨更迭,历史悠久,今后,让我们一起携手,矢志笃行,致远未来。

上传日期:2022年11月

讲述人:刘武昆 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

“中国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

我与中国化学会结缘颇深。早在国外留学期间,我就一直通过中国化学会了解国内化学研究重要进展。回国任职后也多次参加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学术年会、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生物无机化学会议等,紧跟学科前沿,不断开拓眼界,学习新思路,迸发新灵感。 众所周知,经典抗肿瘤药物——顺铂、卡铂等铂类药物虽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因其严重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寻找一种既能达到与铂类药物同样的抗肿瘤效果,又能克服其缺陷的新型抗肿瘤金属药物成为整个医药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我也常日夜思索,调研文献,参加学术前沿会议寻找研究灵感。最终决定从铂系元素铑着手,尝试研究与顺铂具有类似立体构型的铑配合物。课题组前期设计合成的铑(I)氮杂环卡宾配合物最终也证实了铑配合物用于抗肿瘤的潜力。在铑配合物抗肿瘤方面取得的小突破也使我有幸当选2019年度的“中国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铑元素代言人。这一荣誉激励着我在化学道路上继续前进,争取在化学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感谢中国化学会提供的学术平台,使我有幸聆听行业领军者的学术汇报,有幸与学术大咖进行面对面交流、为我答疑解惑。最后,恰逢中国化学会90华诞之际,诚挚祝愿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等活动越办越好!

上传日期:2022年11月

讲述人:黄咏梅 教师(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

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关注西部化学教育与中国化学会主办第十一届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交流大会

2009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有幸受到了我国著名化学教育家、光化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化学会第25届理事长宋心琦老先生的极大指导与帮助。宋老告诉我:中国化学会旨在团结组织全国化学工作者,促进化学学科和技术的普及、推广、繁荣和发展,提高社会成员的科学素养,促进人才成长,促进化学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创新高新技术中发挥巨大作用,竭力使我国化学科学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中国化学会常把很多工作重心放在了高校、前沿和尖端领域等方面,而这些工作,都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需要有人来脚踏实地做。宋老一席话,犹如一盏明灯,为化学基础教育指明了方向。 2016年10月,我又参加了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交流大会”,代表“2015年度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优秀个人”作大会发言,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可。随后又参加了“全国名师座谈会”,座谈会上的发言,受到了国家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王磊教授的高度评价及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尤其对清华大学杨基础教授的“探索化学化工未来世界”的大会报告,至今历历在目。《探索化学化工未来世界》项目是2010年由教育部长亲自主持会议,由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立项,由中国工程院27位院士、中国科学院16位院士,共43位院士倡议并编写视频短片集及配套科普书,由清华大学杨基础教授、张立平副教授全程策划,中国工程院金涌院士为主编,清华大学杨基础教授为执行主编。2012年列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普及部重点资助项目,耗资巨额。其成果分为1、2两册(均含纸质、光盘、U盘),其第1册含:1桌面工厂、2电力银行、3智能释药、4神奇的碳、5分子机器、6 OLED之梦、7复合材料、8病毒制造、9生物炼制和10细胞工厂共10个部分。我非常有幸成为本次大会唯一受杨基础教授赠送10套成果推广者。带着杨教授的重托及众多院士的心血,2016年底我将之推广辐射到了10个不同地区及学校,至今已包含云、贵、川、渝、粤、鄂等6个省、直辖市33所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大学、中学、特级教师工作室及名师工作室联盟,旨在激发科学兴趣,吸引更多青少年看到美丽化学与美丽化工,立志投身化学化工的学习与研究,并能终生从事化学化工事业。 有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两院院士、知名高校教授和众多学会高级会员,对化学科学前沿的引领,对基础化学教育的指导与帮助,才使我国化学科学相关领域人才辈出,尤其是在材料、生命、能源、环境、信息、航空航天等现代科学技术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值得珍藏与铭记! 在我国未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民族复兴”、“造福人类”路上,更值得期待与奋斗终生!。

上传日期:2022年10月

讲述人:田伟生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我与学会的故事

收到学会邀请,我觉得作为一名会员有义务为中国化学会成立90周年写一点自己与学会的故事。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组成、性能及转化的科学。我参加的第一个化学研究项目是《碘番酸化学合成》,是1976年在四川医学院进行的。当时我是兰州医学院派往四川医学院学习药物化学的一名进修生,从此也就与化学研究工作结下了缘。1978年全国恢复研究生招生,我有幸成为南京药学院著名药物化学家廖清江教授的研究生,开始真正跨进化学科学的神圣殿堂。1982年我考进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在周维善院士指导下攻读有机化学的博士学位,1985年毕业后留在研究所工作也就决定了我这一辈子献身化学研究的命运。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开始参加中国化学会组织召开的相关学术研讨会。1993年,在复旦大学召开的中国化学会全国第五届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上,我被推荐加入有机合成化学专业委员会,成为参与中国化学会学会工作中的一员,从此有了向化学界前辈学习以及为国内有机化学同事们服务的更多机会。1997年中国化学会有机合成专业委员会联合有机化学学科下属的分支成立了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我有幸成为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并承担起了委员会秘书一职。由于二级学科委员会组织属于兼职性工作,既没有活动经费,也没有工作业绩而言,我连续承担了四届秘书任务,一眨眼就度过了二十载光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义务服务赢得了有机化学同事们的支持和中国化学会学会组织的认可。学会把撰写有机化学学科发展报告、甚至化学学科发展报告总论的任务交给我是对我的最大信任。学会多次将“先进工作者”的荣誉奖状颁发于我,尽管这一项奖励并未列入单位的评价体系中,但却起到了激励我坚持为学会工作的重要作用。 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作为中国化学会的分支机构,主要任务是完成有机化学界全体同仁与中国化学会之间的联系,发挥桥梁作用。其工作基本模式主要是参加或组织各种类型的与学术研究相关的会议。为了支持学会工作,完成学会要求的任务,需要参加中国化学会组织的相关会议。如每年的学会工作会议,负责向学会组织汇报本学科及分支机构工作进展;参加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负责学科相关分会的组织工作。特别感谢在中国化学会举办的第27届至31届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中,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的黄培强教授,余孝其教授、冯小明教授,席振峰教授、余志祥教授,包明教授,王彦广教授,他们不仅仅承担了协助化学会在厦门、成都、北京、大连和杭州等地的大会筹办工作,还帮助我完成了两个分会的组织、筹备任务。在中国化学会举办第31届学术年会之时,我自己因即将退休(课题组经费终止)只能自费参加会议。感谢学会为我免除了会议注册费,特别感谢郝小江、朱伟明教授代我成功地完成了天然产物化学分会组织工作;感谢杨震、洪然教授代我完成了有机合成化学分会组织工作。学科发展报告撰写同样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感谢在撰写有机化学学科发展报告中给予支持的各位教授,他们是天然产物化学家岳建民研究员、朱伟明教授,有机氟化学家胡金波教授,有机合成化学家黄培强教授、赵刚教授,金属有机化学家刘国生研究员、张前教授,合成生物学专家唐功利教授等。还要感谢史勇教授在文稿编辑过程中给予的无私帮助。 在我担任第一、二届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秘书期间,主要协助委员会主任吴毓林教授处理委员会各项工作。在第三、四届委员会工作期间,姜标教授接替吴先生主任一职。由于他工作繁忙并兼任一些其他职位,不能常年顾及学会工作,故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的工作更多的由我来具体负责。在这期间史真教授等、潘毅教授等、周成合教授等、张前教授等、张绪穆教授等积极支持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工作,分别成功承办了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六届至第十届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在会议大会邀请报告人的遴选中,我们始终坚持了以学术水平为准则,同时也兼顾地区间、高校与研究院所之间、资深教授与青年学者、国内外杰出有机化学家之间的平衡。坚持了在学术交流活动中,不以“长”为贵,不以“名气和头衔”选择大会报告人。委员会还规定了在连续两届会议中安排的大会报告人尽量做到不重复的选择原则,使学术交流活动保持学术本性。在这期间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还分别委托西南大学周成合教授等、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韩福社研究员等、上海大学曹卫国教授等、广西师范大学苏桂发教授等、扬州大学颜朝国教授等、淮北师范大学王磊教授等和西北师范大学胡雨来教授等分别承办了中国化学会第九届至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 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除了负责原所属天然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有机化学、氟化学及物理有机化学等领域的会议申报等事务外,依据有机化学学科发展需求还分别成立了新的专业委员会。早在第一届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期间就筹备组建了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并与有机化学同步召开了首届学术会议。目前该交叉学科已经召开了11届全国性学术会议,发展成为中国化学会中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交叉学科学术活动。 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组成、性能及转化的科学,但是人类社会在利用资源过程中的粗放型模式不仅导致资源浪费、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如何通过化学研究促进资源粗放型利用模式的转变、实现资源精准利用,最终达到解决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依据这一问题和社会需求,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被我确定为自己课题组的研究工作领域和目标,并且在我们研究过程中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一研究工作领域和目标的重要意义。为了使更多化学家关注并介入资源化学研究工作从而促进这一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得到更好发展,在中国化学会的关心和批准下,连续召开了四届全国资源化学学术研讨会,会议就矿产资源、化石资源、生物资源等从宏观到分子水平进行了充分学术交流,增强了与会专家学者对资源化学研究工作的兴趣和搞好资源化学研究的信心。资源化学学术会议扩展了与会专家的研究视野,进一步坚定了资源化学是社会发展和化学学科发展对化学家提出的挑战性任务。 田伟生 原中国化学会有机合成化学专业委员会秘书(1993-2018) 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82-2018)

上传日期:2022年10月

讲述人:徐海涛 教师(陕西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化学会第三届中国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

读博之后,第一次向导师申请出去参加会议,没想到导师也同意了。于是2018年暑假一个人去北京参加了“中国化学会第三届中国(国际)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这是第一次去北京,真的大开眼界了,见到很多经常在文献上看到的熟悉的名字。当时听了赵东元院士的报告,真的很感慨,原来材料还可以这样设计并成功的合成。当时想,要是能去那学习该多好呀!如今工作一年了,2022年7月成功地申请到了赵院士大课题组的博士后,将要深入课题组去学习,很是激动。 开会的时候,也遇到了自己的女朋友。所以这一次会议真的给了自己很多的好处。特别感谢中国化学会所举办的会议。 读博是一场苦行僧式的修炼,但是出去参加会议,将会发现很多惊喜。

上传日期:2022年9月

讲述人:张亚刚 教授(新疆化学会,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化学会关注西部化学教育二三事

2015年5月,新疆阿图什足球队在第十届俄罗斯索契国际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上摘得冠军奖杯。2017年8月,新疆和田墨玉县喀瓦克乡小学足球队勇夺第三届“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的冠军奖杯。 我一直在想,祖国的最西部,条件艰苦,经济落后。然而,西部的青少年就是这样,他们有着胡杨、红柳般顽强的生命力,给点阳光雨露,他们就能长成参天大树。 2017年是我回国后的第四个年头,我刚刚接手新疆化学会的工作,困难和挑战多,我丝毫不敢怠慢,因为我知道西部化学教育事关孩子们的前途命运,事关西部化学教育科研工作者对学会工作的期盼。 和足球、排球这样的运动项目一样,新疆的孩子们也充满着对科学的向往和热爱。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化学会一直对西部的化学教育事业倾注心血和关爱,指导帮助我们新疆化学会开展各项活动,让我们倍感温暖。中国化学会近年来在兰州、张掖、成都、林芝等地举办了一系列“关注西部化学教育”发展论坛和基础化学教育高峰论坛。2019年6月,“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关注西部化学教育发展论坛”在新疆乌鲁木齐隆重召开,这些工作有力推动了西部地区化学教育的发展。 2017年以来,新疆化学会和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组织谋划开展科普活动基地建设和“科学实验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多年来,科普基地坚持每年开展拥抱春天-畅想未来“科学实验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截止目前,该项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8期,参与的青少年近1000余人。其中表面活性剂之超级泡泡、非牛顿流体力学之轻功水上漂、魔幻液氮等已成为新疆每年科普活动周中的明星节目,赢得了各个学校及青少年们的一致喜爱。2019年10月,实验中心和科普基地荣获“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作为新疆化学会理事长,我深知基层的学校和孩子们对科普活动的热切期望。2017年以来,我和新疆化学会科普队员一道,在新疆的中小学,尤其是南疆偏远地区喀什、和田的中小学开展科普活动下基层和“爱心书包”捐赠活动十多场,每次做讲座时,看到孩子们热切期盼的眼神和眼中的光,就是对我们科普工作者最大的鼓舞。 我深知,新疆化学会一点一滴进步和成绩的背后,都离不开中国化学会的支持和鼓励,尤其是每次遇到困难和问题的关键时刻。在未来的工作中,新疆化学会将牢记中国化学会的嘱托,牢记学会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关注西部化学教育,通过科普活动,唤起好奇,激发潜能,让孩子们爱上科学,关注西部基础化学教育,让西部这群像胡杨和红柳一样顽强,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孩子们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上传日期:2022年9月

讲述人:郑素萍 研究员(中国化学会)

2010年夏,随黄维院士看望唐有祺先生和夫人张丽珠先生。

2010年,我还是一名中国化学会秘书处的新人。黄维院士一次来京,说起唐有祺院士是他的老师,刚好第二天约了去家里看望他。我鼓起勇气说也想跟着一起去,便有了第一次的拜访。 在唐先生家里坐了一会,我们便一起去了附近的餐馆用餐。唐有祺院士和夫人张丽珠先生(张丽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缔造者)虽然已经年逾90高龄,但精神矍铄、精力尚佳,讲了很多过去的故事、中国化学会的历史以及对化学发展现状和未来的看法。兴致之余,唐先生从包里拿出数码相机,我们轮换着拍了一些合影。 随着我对中国化学会日常工作的熟悉,在工作中担当的也多了起来。到了春节前夕,时任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的方智老师便开始带着我一起看望一些在京的学会老理事长和资深院士。当我们来到唐先生家里,刚坐下,先生便走到书房,拿出几张塑封的照片递给我。我马上认出这是半年前在先生家里拍的合影。唐先生在家里置办了一个塑封机,日常把拍的照片打印出来并塑封。刹那间,感动之情难以自已,每年去看望先生的人那么多,微小如我,从没有奢望他还记得我!这个时刻,从此在我的记忆里扎下了根。 因为工作的性质,我有幸接触了许多的化学界前辈们。回忆往事,很多时刻历历在目。去徐光宪先生家,每次他都是穿戴的整整齐齐,提前坐在沙发上等着我们。他家人告诉我,这是因为徐先生怕自己行动慢,如果不提前坐好,会让客人等。而告辞的时候,无论如何,他都会送到门口,一直等客人进了电梯。去看望郭慕孙先生,第一件事是要登记。他有个大笔记本放在茶几上,每一位客人都要登记姓名、单位、来访日期、电话这些信息。他的夫人告诉我,这是因为郭先生年纪大了,记忆力下降,他时常翻阅这个登记本,尽可能记得每一位来访的客人。 在中国化学会工作十多年,我一边服务会员和化学工作者,一边不断的从“大家”身上汲取养分,完善着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们给了我一个“正确”的科学家画像,这让我在日常的工作中,即便遇到了极少的“难搞”的人,我会告诉自己这是不对的,而不会为此焦虑和纠结。我也不时的跟秘书处的同事强调,无论是领导、院士,还是年轻的化学工作者、学生,都要做到不卑不亢、平等尊重,在“大人物”面前不谄媚,在“小人物”面前不倨傲。希望这能成为中国化学会秘书处的原则。

上传日期:2022年9月

讲述人:房喻 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987年10月5日,中国化学会会同陕西省化学会等机构在陕西杨凌组织举办了“虞宏正教授诞辰九十周年纪念大会”活动。

我与中国化学会结缘还得感谢“虞宏正教授奖励基金委员会”。 虞宏正先生1897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建闽侯,1933年加入中国化学会,并当选为中国化学会北京分会理事,1951年出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陕西省化学会理事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虞宏正先生是我国胶体化学和土壤化学的主要奠基人。虞宏正先生扎根西北几十年,为我国西北地区教育科学事业发展,科学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因长期积劳成疾和文革初期遭受迫害,虞宏正先生于1966年11月11日在西安不幸逝世。 据资料记载,在生命垂危之际,虞宏正先生依然关心着我国西北地区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并留下遗嘱将自己珍藏的7000余册图书全部捐献给他一手创立的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1985年,虞宏正先生的女儿决定将先生7 万多元遗款上交党费。 为缅怀虞宏正先生为我国教育科学事业,特别是我国西北地区化学和土壤科学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中国化学会会同陕西省化学会等单位于1987年10月5日在陕西杨陵农科城举行了“虞宏正教授诞辰九十周年纪念大会”,有关单位和虞宏正先生的学生出资在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院内为他建塑了铜像,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为铜像题字。当天,大会还宣布成立“虞宏正教授奖励基金委员会”,以先生7万多元遗款作为“化学奖学金”,奖励陕西省每年高考考入化学专业成绩最好的前三名学生,陕西省在校化学系优秀大学生,以及有优秀论文发表的陕西省有关单位青年科技工作者。作为青年教师代表,我有幸参加了纪念活动,也在后来(1989年)获得了首届虞宏正青年科技工作者奖。 这个奖项可能影响并不大,奖金也不多,但却给了我一个更多地了解中国化学会,了解中国化学界先贤们为民族解放、区域发展和国家建设而不懈奋斗的机会。也促使我更加认识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认识到化学人的专业责任和社会责任所在。 值此中国化学会90华诞之际,留此印记,以铭记先贤,告慰逝者,启迪来者。

上传日期:2022年8月

讲述人:孙为银 教授(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

我第一次参加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是2004年在长沙举行的中国化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至今已参加过七次学术年会,体验了参会代表由两千余人(2004年长沙会议)发展到一万三千余人(2018年杭州会议)的过程。其中2011-2018年间,本人作为中国化学会第28届和第29届理事会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直接参与了无机化学相关分会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在此期间无机化学相关分会参会代表人数也是不断增加,2012年在成都举行的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上无机化学是一个分会两个会场,随后2014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上设立了“无机化学”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两个分会。再后来,在第30届(2016年大连,附图)和第31届(2018年杭州)学术年会上,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都组织设立了四个分会。这一方面是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的“品牌效应”得到了广大化学工作者及学生们的认可,参会积极性高涨;另一方面,学术年会规模之大、参会人数之多以及分会、论坛和参展商等都给大家提供了交流的良好平台,是会会老朋友、结识新朋友的大好时机。参加每两年一次的化学会学术年会已经成为我们化学人的期待和向往。 祝愿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越办越好! 祝贺中国化学会九十华诞! 附录: 中国化学会第28-31届学术年会上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组织的分会: 1. 2012年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成都) 第8分会:无机化学,1个分会2个会场。 2. 2014年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北京) 第5分会:无机化学;第6分会: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 3. 2016年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大连) 第5分会:分子与固体化学;第6分会:金属有机框架化学;第7分会:无机化学前沿;第8分会: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 4. 2018年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 (杭州) 第5分会: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第6分会:金属有机框架化学;第7分会:生物无机化学;第8分会:无机化学前沿。

上传日期:2022年8月

讲述人:唐本忠 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第29届中国化学会年会的中学生英才计划化学学科见面会

收到中国化学会的邀请后,我提前“预定了”一个不太忙碌的上午,陷入关于学会的回忆当中。可以说我的科研生涯与学会活动是交织在一起的,我目睹了学会这几十年来的发展与成长。多年来我参加了大概有数十场,也可能有百余场学会的会议,自己也作为主任委员筹建了中国化学会分子聚集发光专业委员会,但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却是一次与高中生的见面会。 大约在10年前,在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上,学会第一次组织院士与高中生面对面的活动。依稀记得那天是一个炎热的午后,在北京大学的一间小教室里,30多位学生上坐满了整间屋子,这些学生来自于全国各个高中,都是化学竞赛的佼佼者。参加活动的除了我之外,还有张希院士和丁奎岭院士。面对一群未来很可能是我们国家化学接班人的小朋友,我们都希望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或是给与一些引导。影影绰绰的记得那是一位身形比较高大的男生,大概是东北人,他的问题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在近代科学迅速发展的时期,有很多的自然科学问题都亟待解决,人们经常不经意间就会发现各种科学原理,例如达尔文、伽利略,甚至画家达芬奇,他们都是博学家,在多个领域有所建树。现在做研究很难达到前人的成就,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年,学习的都是已有的知识,我有时觉得有一些无趣”。我听到这个问题后有很多感悟,这也是我喜欢与年轻人交流的原因——他们往往更大胆,想法更新潮,也更活跃,精力更充足。我回答道:“某种程度上来说你说的是对的,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同时打通了近代科学快速发展的通道,在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了解甚少,所以一些思维开放的人成为博学家。但实际上真正成为博学家的人仍然凤毛麟角,这也与当时的环境有关——绝大部分人还在为果腹和保暖而奔波,仰望星空的人只能是那些衣食无忧的贵族。实际上我们现在要比他们幸运得多,因为我们可以用读一本书的时间掌握他们穷尽一生探索的知识,我们动动手指在网上搜索下就可以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理论,是真真正正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回到你的问题,我认为科研有趣在于科研本身,要从获得知识中得到乐趣,从探索未知中得到乐趣,等到你真正的进入科研生活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未探索的,或者亟待探索的难题还有很多很多。现在的社会某种程度上都比较‘功利化’,但是我们需要像你们一样对科学抱有纯真热忱的人才来加入我们,我们需要一小部分人来仰望星空,探索未知。” 见面会结束后,我和张希院士,丁奎岭院士便匆匆赶往下一个会场,但是那位同学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8年过去了,如若他读了博士,大概也快毕业了吧。

上传日期: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