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公共安全化学的新生与成长

讲述人:孙玉波 高级工程师(防化研究院)

图1
图2

 

岁月如画,沉淀了缘分和友谊。

2022年10月27日,中国化学会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的奠基者们再次聚首,共话曾经的风雨伴行、拓路绸缪。参加此次聚会的有: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何林涛研究员,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代理主任、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原所长郑九天,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副主任、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胡文祥研究员,胡文祥办公室刘春玲主任,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委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文君教授。我曾担任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副院长。

回忆就是穿越。尽管大家离开专委会的工作至少有7年以上,但忆及往事,仍然壮怀激荡、心情澎湃……

何林涛研究员首开话题,他说:“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是我们孕育5年多创生的,吃了百家饭、穿了千人衣,是中国化学会领导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防化研究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4个单位相关同志干出来的,我们都是专委会诞生的实践者、保护者、见证者、陪伴者和欣赏者。专委会自创始以来,进一步扩大了公共安全领域化学的学术交流范围和影响,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学术技术交流机制。”

沿着时光的脉络,我们一起回顾了专委会的起步之旅。

2006年7月,吉林大学在长春承办中国化学会第25届学术年会,会上首次设立公共安全化学分会。

2007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4家单位在广东深圳联合承办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研讨会。

2008年7月,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年会设立“化学与社会”主题论坛。

2009年12月,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以“科学发展与化学安全”为主题举办高层论坛,参会代表一致认为化学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公共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出成立“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的提议。

2010年3月,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研讨会在海南三亚召开。

2011年8月14-17日,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研讨会召开。胡文祥研究员对此次会议印象深刻,他按捺不住地插话道:“这次会议是首都师范大学承办的”。接过胡文祥研究员的话头,李文君教授说:“谢谢各位!你们和王校长都是公共安全化学的功臣。承蒙不弃并得到悉心指导,令我备受鼓舞,同时也深受感动。时隔多年,再次与大家相聚,回忆那一段收获满满、快乐多多的美好时光,我依然心存感激。此时此刻,我们不会忘记中国化学会全程的关心支持和精心指导。在公共安全化学专业领域的完善过程中,中国化学会原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方智、秘书处吴珍珠等老师们的作用无人替代。如2006年中国化学会召开反恐中的化学问题座谈会。”——此次座谈会的具体时间是2006年5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牵头,召集公安、安全、国防等涉及化学研究的部分单位领导座谈交流,主题为“反恐中的化学问题”。会议内容涉及:举办“反恐中的化学问题”论坛与技术研讨会的可行性及会议的组织工作,商讨组建国防、公安、安全等公共安全化学领域中的专业筹备机构等。

真是挡不住的思念。我接着说道:“1985年,中国化学会在湖南岳阳举办第一届特种应用化学学术讨论会,我们要感谢此次会议的倡导者、刚刚离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冀胜研究员。”——那是1985年10月,会议由防化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发起,选集论文100篇,内容涉及毒剂、毒物、炸药的检测分析以及特种化学材料的合成利用等。截至2012年10月共举办了11届。越来越多的内容与公共安全化学密切关联,为公共安全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何林涛研究员补充道:“我们还积极参加中国化学会倡导的相关活动,如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2011年国际化学年活动,参与了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制作,内容是化学科技系列专题片‘公共安全化学’上、下两集,题目是‘化学,你我他的保护神’。”

郑九天研究员亦深有感触,他说:“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作为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依托单位,为了适应要求,研究生招生设置了4个专业方向:公共安全化学、食品安全检测、物证鉴定、应用化学。通过公共安全化学这个平台,开拓了科研人员的视野和思路,对科研方向的凝练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促进了新的检测技术手段的丰富。青年科研人员更乐于参加平台的学术交流,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胡文祥研究员讲到:“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作为中国化学会分支机构,与其他学会分支机构一样有着学术性、技术性等通性,同时也有自己的特性,如敏感的政治性、突出的社会性、高度的交叉性和重大的工程性。2011年山东蓬莱会议意义重大,期间我们还召开了首次中国化学会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筹备会,推选何林涛研究员为第一届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彦吉校长、孙玉波副院长和我分别担任副主任。”

往事浮现,我激动地说:“筹备会于开幕式前一天下午召开,何林涛研究员主持,议定了两个问题:一是谁任主任,王彦吉校长和我的意见很清楚,我们俩人年龄大,退休和即将退休,当主任不利于工作开展,胡文祥教授致力于学术研究和科研遂推荐何林涛研究员为主任;二是确定专业委员会名称,当时名称有多种说法,如化学与公共安全、公共安全与化学、公共安全化学、公共化学安全、化学公共安全、安全安保化学等,我们一致推荐名称为公共安全化学,并在第一届专业委员会会议上通过。”

接着大家又谈到专委会成立,恍然如在昨天。

2010年向中国化学会提交了设置“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的申请报告。2011年5月经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成为中国化学会第19个专业委员会;同时协商并请示中国化学会,确定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为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的依托单位,负责并承担该委员会的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2012年,中国化学会就设置“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一事上报中国科协,中国科协对其名称存疑,我们随即把3位院士的意见报告中国科协,2012年底得到中国科协的批准,2013年报民政部备案。至此,中国化学会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何林涛研究员说:“我们委员会的宗旨是团结、联合、组织公共安全化学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开展学术、技术交流和教学活动,围绕本专业业务,提高本专业领域的科研、教学水平,促进研究成果的应用。委员会必须坚持学术民主、组织健全,和谐、开放,根据学科发展的需求开展活动。2012年王彦吉校长建议将中国刑警学院纳入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2012年7月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派人对中国刑警学院进行实地考察,同意中国刑警学院副院长单大国教授担任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同时确定了第四届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研讨会在沈阳召开。2013年中国化学会建议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联系,期待此单位能成为中国化学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共同开展相关业务活动。当年7月该所派代表来京与我们委员会商讨,并达成意向。”

自此,中国化学会公共安全化学专业委员会逐步迈入正轨。历史总是靠人的奋斗来书写。曾经的沉淀,不仅是一段奋斗的经历,更是我在学习、科研和生活中克服困难、直面挑战的底气。

——乘势而上,借势而为,抢抓机遇。变化产生需求,发现产生需求,技术创造需求,而能否满足需求、借势成事,关键还在于干事者的实际本领和能力素质。公共安全化学的成长是时代的赐予,更是各届专委会和大家共同努力、拓新奋进使然。

——协作是大智慧,会协作是大本事,真协作是大境界。为科学服务,为科学人搭台,统揽不包揽、善断不武断、信任不放任、大度不失度,服从不盲从、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分工不分家,只要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事业同担,没有干不成的事。

——做好专业工作,尊重不同意见,最大限度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站在大局想问题、作判断、干事业,正确张扬个性,自觉将个性统一到有利于整体发展的轨道上,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践行初心、敢说真话,以个体的创造力燃旺团队之火,必定会温暖自己、一路坦途。

“一个有趣的学术问题,造就了一个有梦的平台,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点燃了刨根问底的梦想,成就了一门诱人的学问,螺旋式提升了学术水平。这是一个神奇绝妙的轮回。”念及此,我豁然开朗,侧身举目望向远处的笔架山凤凰岭,似乎看到她也绽露出欣慰的微笑……

提交时间:202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