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1987.09-1991.07,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 学士
1991.08-1993.08,山东新华制药厂四车间,助理工程师
1993.09-1996.06,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 硕士
1996.09-1999.06,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 博士
1999.08-2001.09,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博士后
2001.09-2006.07,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02.02-2002.10,美国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大学,访问科学家(Visiting Scientist)
2005.01-2005.10,美国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大学,访问科学家(Visiting Scientist)
2006.08-至今,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化学药物研发中心,研究员
2009.09-至今,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化学药物研发中心,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
柳红长期从事药物化学基础和新药发现研究。针对创新药物研发中“快速发现活性先导化合物并提高其成药性新策略、新方法”这一核心科学问题,提出了系统的研究策略并成功应用于创新药物发现。构建和发展了“有机合成新方法促进药物发现”新药研究技术体系,构建了不同环系和种类的具有药效特征的400种分子骨架(约含有8000多个分子)的类药性骨架化合物库。针对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等多种重大疾病,发现了一批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候选化合物,其中8个候选药物获批进入临床研究,其中3个完成一期进入二期,7个候选药物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Cell Metab、Nat Commun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参与国内外15本专著章节的编写,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百余项。柳红于2010年成为药物化学领域较早获得“国家杰青基金”资助者之一,于2020年入选中国化学会的首届会士,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获得吴杨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多项荣誉。柳红还担任了十四五中长期发展战略调研报告专家组成员、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审查技术专家、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科学技术咨询专家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