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元

赵东元

男,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0 -- 1984,吉林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84 -- 1987,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87 -- 1990,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国家开放实验室,和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1990 -- 1991: 沈阳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讲师

1991 -- 1993: 沈阳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副教授

1993 -- 1993: 加拿大里贾纳大学(University of Regina)化学系访问学者

1993 -- 1995: 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The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化学物理系博士后

1996 -- 1997: 美国休斯顿大学(University of Houston) 化学系博士后

1997.1 -- 1998.12: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材料系和化学系材料研究室博士后

1998.12 -- 至今: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致力于功能介孔材料合成的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思想,创制了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发明了20余种以复旦大学命名(FDU系列)的介孔分子筛,提出了“酸碱对”和“界面组装理论”,合成了一系列有序介孔金属氧化物、磷化物、硼化物材料。发表SCI论文800余篇,论文被引用近13万次(h=178),连续多年(2011-2022)被汤森路透社列为全球化学、材料两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也被列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学家。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二等奖(2004),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7),中国石化前瞻性基础研究科学一等奖(2021),美国化学会ACS Nano Award(2021),Nano Research Award(2020),Khwarizmi 国际奖(2019),国际胶体与界面科学 JCIS Darsh Wasan Award(2018),第六届中国化学会“化学贡献奖”(2018),首届中国分子筛成就奖(2017),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科学奖(2016),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9),国际介观结构协会IMMA成就奖(2005),现任介观结构材料协会IMMA主席,美国化学学会ACS Central Science执行编辑。